梁基永讀《黃岡端硯》 | 從硯史整理看工藝史的迷思

從人性來揣測,不難知道,甚少涉足坑洞的文人,對于石頭的優劣往往依賴工匠的嘴巴,這樣文獻與實物慢慢就脫節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明代端石六龍硯?,F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代端石六龍硯?,F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作為一名古物愛好者和廣東歷史研究者,端硯是我的摯愛之物,近二十年,每年都會去肇慶尋硯訪石,有遇到好石好硯,便會生起考證癖,想知道其出生地(坑口),背后的歷史如何等等。這些年也收集了一些史料,雖然不完整,卻慢慢萌生出一種理念,即現在坊間流傳的很多“說法”甚或正式的“文獻”,很多都是耳食之言,縱使是名家所云,多半屬于道聽途說,由此可以想象到很多工藝史,莫不如是。

說回端硯,對于廣東歷史稍有涉獵者,都知道端硯產自端州,“端州”就是肇慶,從這里走出去的北宋皇帝宋徽宗更是赫赫有名,端硯在文房四寶中,是硯臺類的第一首選。不過端硯究竟產自何區,最早出現在何時,又以何處為佳,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去古董街一看,滿街都說老坑,究竟什么才是“老坑”,真正的老坑究竟如何,資深古玩家也說不清楚,這也印證了紙本的工藝史,很多時候并不能解決藏家甚至是博物館的需求。

《黃岡端硯》,吳勁雄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23。

《黃岡端硯》,吳勁雄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23。

《廣府文庫》新出的《黃岡端硯》(吳勁雄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23),是一本小冊子,細翻之下,卻是目前所知比較“靠譜”的一種,作者沒有迷信過去的材料,而是自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