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從2008年開始的鄉村教育公益

在不同學科與主題的領讀課程中,孩子們心中激蕩起更多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未來的想象。鼓勵孩子們以閱讀為橋梁,解鎖一個又一個新領域,在無邊書海中,挖掘自己的興趣、夢想與未知,或許這正是堅持鄉村教育與閱讀推廣的意義所在。

九月的南國,依然是夏日光景。從廣州駛向清遠連南的四個小時車程里,東風日產車主李振寧的心緒也隨著窗外搖擺的稻田起起伏伏,在這片粵北鄉土,有他記掛的那幫“老朋友”。

兩年前的初秋,李振寧作為一場公益閱讀試驗的推廣志愿者,第一次來到廣東省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寨崗鎮安田小學。在那里,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為孩子們上課、互動,從師生變為朋友。隨著2024年新學年的鐘聲響起,他再次啟程深入山區,與孩子們履行一個特別的約定。

這場閱讀試驗背后,是東風日產長達17年的公益堅守,年復一年地堅定前行,克服重重困難,走進全國各地鄉村,將知識與夢想的種子播撒進孩子的心田。這背后的力量,大抵源于東風日產對公益的深刻信仰,亦源于孩子們由此走向更大世界時那份純真笑容所帶來的無窮鼓舞。

重逢與新變化

安田小學四周為農田所環繞,在盛夏烈日的照耀下,稻田尤為青綠。2022年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李振寧決定“就地取材”,在閱讀課上與孩子們分享自然與環保理念,并鼓勵孩子們關注家鄉之美。鐘旭耀喜歡上這名自稱“大笨象”的老師,課后,他熱情地邀請李振寧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留言,并默默下定決心要認識更多動植物,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作為東風日產車主志愿者,李振寧對于如何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已有不少心得。在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閱讀課上,他和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紛紛化為“領讀人”,帶領鄉村兒童“閱讀”豐富多彩的世界與人生體驗,為他們無限可能的人生打開一扇門。

志愿者的課堂雖短暫,但學習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孩子們迸發的熱情往往超乎想象,關于閱讀與學習的故事已在學校和孩子們心中緩緩展開。時隔兩年,李振寧作為志愿者代表,載著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項目的一箱箱新圖書重回安田小學。他欣喜地發現,校園里有了不少新變化。

“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

兩年前填滿書籍的那間閱讀室成為校園里最誘人的所在,無論是故事、繪本,還是傳記、科普,大部分書籍都有被明顯翻閱過的痕跡,那些微微彎起的折角、輕微磨損的書邊,都是孩子們閱讀的見證。

距離安田小學最近的書店在六公里以外,前往縣市的圖書館,則需要近一小時車程。于孩子們而言,閱讀不是一件易事。自從2022年學校有了新閱讀室,看書這件事,變得親近了許多。這次回訪過程中,不少孩子跑過來跟李振寧分享閱讀,鐘旭耀就是其中一位。

從過去一年摸不了幾次書,變成如今幾乎每個月要看1本課外書的“小書蟲”,鐘旭耀在閱讀室里通過閱讀《動物大全》認識了不少野生動物,也跟著《海底兩萬里》一同深海遨游,還讀完了《西游記》《三國演義》全集等經典作品。

安田小學的學生在“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看書。

看到孩子們的改變,李振寧不禁再次感慨六年前巧妙的緣分。

彼時,他到一家4S店保養車輛,恰好在東風日產車主俱樂部APP看到“陽光關愛·i讀計劃”的首次志愿者招募活動,其中鄉村兒童閱讀推廣公益的文案瞬間觸動了他。這位曾經的語文教師當即報名。在成為第一批車主志愿者后,他每年就跟隨項目前往不同學校推廣閱讀。

這項鄉村兒童閱讀推廣實際上是東風日產“陽光關愛”公益IP的第一次閱讀試驗。2008年,為緊急支援四川“5·12”地震災區,東風日產成立了“陽光關愛基金會”。項目伊始聚焦于幫扶鄉村教師,這個極具內生性增長力量的公益項目,不斷根據鄉村教育一線的需求和技術經驗的積累而創新公益形式及參與方式。2019年,東風日產開啟了“陽光關愛·i讀計劃”這一全新里程。

2010年,東風日產“陽光教師培訓行動”走進西藏。

探索更多可能性

2019年11月,貴州畢節的草堤小學,群山環繞,云霧繚繞,讓人略感寒意,但學校里充盈著歡聲笑語。這是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的首批受益學校之一。

項目為草堤小學建立了全新的閱讀場所——“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四周墻壁刷上藍色油漆,白色課桌與亮黃色的椅子成列擺放,映襯著一旁綠色的書架。繪本、小說、科普書籍等塞滿了室內三面的書架,還有智能化的借閱系統。閱讀室的標配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2019年,草堤小學的學生在“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

李振寧很喜歡這間新閱讀室,在云南山村長大的他感慨要是自己兒時也有這樣一間閱讀室該多好?!芭渖珰g暢明亮,書的種類也很豐富,閱讀室就像一團光,吸引著孩子們的到來?!?/span>

靜下心來讀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激發興趣,是推廣鄉村兒童閱讀的第一要義。

5年里,超過10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領讀人跟隨“陽光關愛·i讀計劃”的足跡,他們中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熱心志愿者,也有作家、文化學者、科學家、音樂家、導演和運動員等知名公眾人物。他們跟隨項目組深入14個省份的鄉村小學,向鄉村兒童分享閱讀的樂趣,也用自己的經歷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扇世界之窗。

教師與家長是引導兒童閱讀的重要一環。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也為教師和家長安排了閱讀教育指導培訓。閱讀專家、兒童閱讀推廣公益人士、東風日產愛心車主等,通過分享校園閱讀課程設計、閱讀方法指導、閱讀習慣培養等方法,鼓勵教師與家長更加科學地關注、引導鄉村兒童閱讀。

在一場教師交流會中,一名老師激動感慨,項目邀請來的各領域嘉賓和志愿者,都擁有廣闊的見識與視野。她也希望孩子們向他們學習,有機會走出大山,去往更大的世界。

令人欣喜的變化也在各地悄然發生。2022年,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面向過去數年間幫扶的十余所鄉村小學開展詩歌征文活動,收到了來自孩子們的數百份詩歌作品,字里行間是他們對周遭世界的細致觀察,對生活和文學的熱愛與追求,亦是孩子們從閱讀到創作的一次嘗試與行動。

有別于多以物資幫扶為主的公益形式,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將硬件與軟件結合,觸及學生、教師、家長等人群,將閱讀的鏈條延伸至校內外等多個空間。這份對鄉村教育公益的深刻洞察和閱讀多維需求的實踐創新,亦是“陽光關愛”項目在鄉村教育公益之路上深耕細作而來的成果。

在最初5年,“陽光關愛”項目重點關注欠發達地區的鄉村教師幫扶,并結合捐資捐物為鄉村學校提供支持的過程中,東風日產也不斷與時俱進,探索企業公益IP的創新路徑。2015年至2018年間,召集網民捐贈愛心步數、公益活動引入直播、打造“互聯網+智能化+公益”等一系列新形式,將社會知名機構、公眾、經銷商、車主和合作伙伴等都鏈接其中。而2019年開始的閱讀試驗,亦不斷迭代創新,從閱讀到寫作,從“汽車課”到“人生課”……

2018年,“陽光關愛”項目走進貴州興義。

回望這份長達17年的公益實踐,其亦是一個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公益創新樣本,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同行者。

堅持自有意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蒙曼、于丹等學者,將詩詞的意境娓娓道來;歌手龔琳娜則在課堂上清唱了一曲《劉三姐》,引導孩子們在音樂中感受自由;登山冒險家張梁將地球邊緣上的自然風光帶進課堂;乒壇“大魔王”鄧亞萍、羽毛球世界冠軍鮑春來等分享了自己在競技體育道路上的逐夢故事……

2021年,“陽光關愛·i讀計劃”開發了寓教于樂的汽車第一課科普課堂。

2022年在安田小學,一堂由東風日產企業代表開講的汽車科普課也給鄉村兒童留下了深刻印象。課堂主講人將汽車的歷史、工藝、構造、動力原理等娓娓道來,臺下的孩子們紛紛化身汽車“工程師”,親手組裝電動車模型,比拼如何讓電動車跑得更快更遠。室外的“陽光課堂”汽車課,則讓孩子們首次扮演交通角色、體驗道路安全、與真車互動感受駕駛盲區……

在不同學科與主題的領讀課程中,孩子們心中激蕩起更多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未來的想象。鼓勵孩子們以閱讀為橋梁,解鎖一個又一個新領域,在無邊書海中,挖掘自己的興趣、夢想與未知,或許這正是堅持鄉村教育與閱讀推廣的意義所在。

2022年,“陽光關愛”項目在廣東清遠。

時光倏忽,走進高原和黃土地,也跨過黃河與長江,南下海島,也深入粵北山區……“陽光關愛”公益項目17年的公益里程已超過10萬公里,惠及超過100萬師生。17間“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也在鄉村小學落成,一同抵達的,還有5萬余冊圖書和超500節優質閱讀課。此外,項目對每一間閱讀室進行持續五年的更新與維護,讓好書源源不斷地來到鄉村孩子的身邊。

一顆種子長成一棵大樹,需要歷經無數個寒暑的洗禮,要實現心中的夢想,孩子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東風日產“陽光關愛”公益IP始終立足鄉村教育一線,只為讓知識的光芒照進更多偏遠角落。那些在課堂上亮起的眼睛,那些在閱讀中露出的笑容,是對這份堅持最真誠的回應。

2024年,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繼續出發。

2024年, 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將繼續出發,回訪過往受益小學,發掘一個個因閱讀而生的夢想,為孩子們插上“翅膀”,踏上圓夢之旅。

改變不在朝夕,但功不唐捐。希望的種子在心田埋下,更多可能性便開始萌芽。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項目也將因更多同路人匯聚而成的萬千微光,讓陽光溫暖更多鄉村孩子的童年,也照亮鄉村教育的未來。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