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長生存患者守護計劃在青島正式啟動,多方攜手助力患者實現長生存

9月8日,由癌癥患者病程管理平臺覓健發起的“卵巢癌長生存患者守護計劃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在山東青島正式啟動。會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孔北華教授、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琦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楊慧娟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李晶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張培海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沈源明教授等多位國內婦科腫瘤領域專家共同分享卵巢癌的精準診療、全程管理理念,助力更多患者跨越5年生存難關,實現長生存,給予患者戰勝疾病的堅定信心。

“卵巢癌長生存患者守護計劃”啟動儀式

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副秘書長、覓健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文桂先生表示:“隨著社會各界對卵巢癌診療的關注和醫療科技的進步,我們為超15萬卵巢癌患者及家屬樹立科學抗癌、積極抗癌理念的同時,也陪伴她們一起見證了卵巢癌診療的跨越式發展,從‘婦癌之王’到如今走向慢病化管理的趨勢,有越來越多的患者跨越了5年生存期。我們期望通過‘卵巢癌長生存患者守護計劃’來發動專家、愛心企業等社會多方力量,共同為卵巢癌患者提供更先進的治療理念和更細致入微的關懷,集眾智、聚合力,照亮每一位卵巢癌患者的長生存之路?!?/p>

“手術+化療+維持治療”助力卵巢癌患者實現臨床治愈

卵巢癌是婦科腫瘤中常見且致死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僅手術和輔助化療有70%的患者無法跨越5年生存期。卵巢癌患者實現高質量的長生存始終是醫患面臨的重大挑戰,跨越5年生存期是醫患追求的基本目標。

長期以來,卵巢癌的治療以手術和化療為主,即使手術做到了R0切除,及有效的輔助治療,也無法將體內所有癌細胞徹底清除。有70%的患者在初次手術加含鉑化療之后兩三年內復發,一旦卵巢癌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療效差,卵巢癌的復發周期會隨著治療次數的增加而越來縮短,卵巢癌最終難以治愈。

孔北華教授介紹:“手術治療和化學治療是卵巢癌治療的基石,為了減少復發、延長生存、改善生活質量,卵巢癌的治療模式正在變革。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維持治療方案,應用化療維持治療均以失敗而告終。10年前PARP抑制劑的問世改變了卵巢癌的治療模式,使‘手術+化療+維持治療’成為當前卵巢癌治療的標準新模式,不僅顯著提升了卵巢癌無進展生存期,在部分患者總生存期也獲得明顯改善,給患者帶來了治愈的希望。我非常高興看到‘卵巢癌長生存患者守護計劃’啟動,醫患雙方以及患者組織是一個戰壕的戰友,通過醫患、政府和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和緊密協作,我相信我國卵巢癌的醫療水平會進一步顯著提升,讓卵巢癌患者生存時間更長、生活質量更高?!?/p>

基因檢測為卵巢癌患者的早期預防及精準診療“導航”

卵巢癌類型眾多,上皮性卵巢癌(EOC)約占卵巢惡性腫瘤的80%-90%,其中50%存在同源重組修復缺陷(HRD)。攜帶HRD的腫瘤患者,使用PARP抑制劑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發揮更強的抗腫瘤作用。卵巢癌一經確診即可進行基因檢測,了解BRCA突變或HRD狀態,有助于篩選出PARP抑制劑更加獲益患者,從而進行精準治療,因此可以說基因檢測是幫助卵巢癌患者實現精準治療的前提。

不僅如此,基因檢測也是卵巢癌一級預防中的較優選擇。卵巢癌早期癥狀隱匿是患者長生存的“攔路虎”之一,約70%的患者初診時已是臨床晚期2,錯過了早期手術的診療時機,增加了后續治療的難度和疾病負擔。因此,對于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遺傳史(特別是有胚系BRCA基因突變)、子宮內膜異位癥、內分泌紊亂等卵巢癌高危人群,基因檢測可以幫助她們加強篩查,早期發現卵巢癌,還可以預防或干預,降低患病風險。遺傳性基因突變是目前已知的非常重要的卵巢癌的危險因素,常見的基因突變如BRCA1/2胚系基因突變,卵巢癌發病風險可高達20-50%,其它如BRIP1突變等HRR通路基因突變、錯配修復基因突變等胚系基因突變也顯著增加發病風險,而一般非基因突變的女性卵巢癌的發病風險只有1.4%左右。

周琦教授介紹:“因卵巢癌早期沒有特異性癥狀,建議那些不明原因的附件或盆腔腫塊的女性要提高警惕,可采用陰道超聲、CA125密切監測,早期發現卵巢癌端倪。對于已經確診卵巢癌的患者主張進行基因檢測,這樣醫生能夠更準確地了解患者腫瘤的分型,指導后續治療方案的選擇及預后判斷,為制定個性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為此,建議提升卵巢癌相關基因檢測的可及性,逐步納入國家醫保、加強卵巢癌基因檢測規范化建設等,以減輕卵巢癌患者的疾病負擔和經濟負擔,讓精準的診斷為卵巢癌的精準治療導航,讓卵巢癌這個沉默的殺手不再沉默?!?/p>

慢病理念、全程管理,讓卵巢癌“慢”下來

隨著治療手段的創新和精準診療的逐漸普及,卵巢癌已從“不治之癥”向慢病化轉變,開啟了全程管理,從疾病診斷開始乃至患者整個疾病過程的全程的全方位、全過程管理,讓卵巢癌“慢”下來,有賴于規范治療、合理用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為實現卵巢癌患者的全程管理,構建一個涵蓋預防、早期診斷、精準治療、康復支持及長期隨訪的綜合性管理體系是重要的。首先,從醫生角度出發,在臨床實踐中,醫生需要對卵巢癌患者診療的規范化,通過先進的診斷技術和精準治療方案,從疾病初始治療到全程管理,幫助患者達到最大化生存獲益。全程管理需要醫療機構、醫護人員與患者緊密配合,從診療技術、藥物可及、隨訪管理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最后,患者自身也要放松心態,學會和疾病共處,降低對癌癥的恐懼,把卵巢癌當作慢性病看待,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穩定的疾病管理。

 1、2022中國卵巢癌診療現狀白皮書》

 2、Ledermann JA, et al. Ann Oncol 2013;24(suppl 6):vi24–vi32

 3、李俊東,劉韜,萬挺.上皮性卵巢癌規范化維持治療專家共識[J].今日藥學,2023,33(04):241-247.

 4、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 & 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 (2020). 上皮性卵巢癌parp抑制劑相關生物標志物檢測的中國專家共識. 中國癌癥雜志, 30(10), 841-848.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