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村莊4個月,種田人改當“釣魚佬”

農田最早被淹。年輕人覺得可惜,干脆放入魚苗。水淹村莊四個月后,積水沿岸幾乎每隔十米就有“釣魚佬”。

然后是主干道。道旁一排8米高的電線桿,現在只露出水面2米。政府派來機動船,接送孩子上學、村民趕集。

房子一樓泡水,住著危險,但在二樓平臺擁有開闊湖景。9月降雨明顯減少以后,抽水排澇重啟。

發自:廣西忻城

責任編輯:譚暢

2024年8月30日,廣西六安村,村民在積水邊釣魚。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 攝

2024年8月30日,廣西六安村,村民在積水邊釣魚。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 攝

午后水溫漸高,幾次投下的魚餌都沒有咬動的痕跡,王震宇(化名)索性將魚竿放下,不再管它。這是2024年8月31日,當地汛期的尾聲。數月前,茫茫水面下還是成片玉米地,還有剛種不久的水稻以及佛手瓜。

4月下旬的一場大雨后,廣西一座名叫六安的村莊由于消水溶洞被堵,雨水匯聚在洼地,無法外排。積水一點點爬上來,先是淹了農田,再來是村道、房屋,四個月后水位已直逼樓房二層,積水面積超過450畝。那些綠油油的植物,長久地淹沒在水下。時間久了,整片水域都變成綠色。

由于房屋被淹而搬到鎮上養老院居住的村民,每隔3天趕集時,便會回來看一眼??粗M不去的家門,他們內心焦灼而無力,只好摘點瓜果蔬菜便離開。

也有村民拿上幾把釣竿,在家門口釣魚。六安村祖輩務農為主,沒有捕魚經驗??伤痛迩f四個月后,積水沿岸幾乎每隔十米就有“釣魚佬”。

村莊成湖

六安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大塘鎮下轄村莊,四面環山,有著典型喀斯特地貌,駝峰般的山峰一座接著一座,峰叢間的洼地接連成片。村民們把房屋建在山腳下,在山間洼地種上水稻、玉米等各色農作物。

村東北角有一處消水溶洞,“好像一口鍋,那個位置是鍋底”。村民吳永華說,過往每逢大雨,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雨水會在這里“神奇消失”。

沿著地下河,水流從地下穿過一座山峰,在另一處山腳下鉆出。降雨量極大的時候,出水口像一處泉眼,噴涌出柱狀水流——這是正常年份的水情,六安村村民對此習以為常,世代熟知。

然而,今年水情不同尋常。吳永華回憶,4月20日前后,一場大雨降下,“不是很大,但下了一天一夜”。

雨水沒能從洞口消失,而是逐漸漫上地面。起初,村民們不以為意,往年降水集中時,也有過漲水的情況,大概兩天,水便能完全消退。

這次,雨停后幾天,仍沒有消水跡象,地上水位反而逐步上漲?!暗?5號左右,淹了有20畝農田?!?/p>

吳永華和其他村民納悶,到出水口查看,發現泉涌景象沒有出現,出水口的水流很小,很平靜。村民們猜想是地下溶洞堵塞,排水管道不暢。

既然排水仍需時日,村里的年輕人想著利用一下這口“天然魚塘”,在其中放些魚苗?!斑€沒想到以后會淹房子”,吳永華稱,那時只是覺得淹了農田可惜,干脆養魚。

很快,年輕人湊出2040元,購買荷花魚、草魚、羅非魚、鯽魚等品種的小魚苗。4月26日,兩萬五千多條魚苗下水了。

所謂年輕人,大多也四十不惑了。他們的父母年過七旬,高血壓、腦梗、冠心病等慢性病纏身,即便生活能夠自理,也需要子女偶爾回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