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份科創力排行榜出爐,這些企業在行業排前十
科技創新,風起云涌。
AI引領產業新浪潮,AI程序員、AI科學家、人形機器人,收獲“哇”聲一片。人類航天探索再啟新篇,前有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后有SpaceX開啟人類首次商業太空行走。
基因編輯、異種移植、衛星通信、類腦計算、量子科技、核聚變能源……不同領域持續爆發、頻現“新星”。
科創,正在成為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最強勁的動能。從各級政府、科研機構,到各類企業、多元個體,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共同投入到這場關于未來的探索之旅。
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有幸和諸位一起成為這個科創時代的觀察者與見證者,更期待成為這個科創時代的研究者與記錄者。
自2021年起,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搭建了中國企業科創數據庫,并逐年更新與完善。
2024年的中國企業科創數據庫,對截至2023年底運營主體/控股股東在中國的全部A股、絕大部分港股和美股公司,以及1家臺交所上市、1家未上市但可提供經第三方審計年報的公司——共計7178家,排除多地上市、去重后的6976家公司,進行企業科創指標和數據的全面梳理和評估。
數以千計的優質企業,究竟哪些是真正在憑科創實力領跑?千行百業,究竟誰能以科創名列前茅?
在2024年中國企業科創力TOP100正式揭曉前,我們選取部分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性較強的行業(6976家入庫公司共分為44個一級行業和102個二級行業),發布科創力前十企業榜單,邀你一睹為快。
1、醫藥制造業 / 醫療專用設備制造業 / 醫藥研發服務業 / 衛生和社會工作業
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半導體業 / 半導體專用設備制造業 / 光伏制造業 / 光纖電纜制造業
3、通信傳輸設備業 / 智能消費設備業 / 家用電器業 / 電子元件及設備業
4、整車制造業 / 汽車零部件制造業 / 電池制造業 / 電機制造業
5、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 / 鐵路設備制造業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6、食品業 / 酒業 / 飲料業 / 紡織鞋服業 / 家具制造業
關于2024年中國企業科創力排行榜
Q1. 研究數據從哪里來?
公司研發投入、經營發展等數據源自上市公司年報;專利數據源自智慧芽(PatSnap)全球專利數據庫;獲獎情況來自國家、各省2023年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標準數據源自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Q2. 為何要有行業排名?
總榜排名,是以宏觀視角給出企業在整體企業中的科創坐標。不同行業之間科技投入產出、公司經營模式上存在客觀差異,以同行表現作為參照系,公司的行業坐標更為直觀,也有利于找準自己的位置。
Q3. 行業子榜單得分如何計算?
分行業子榜單與總榜單計算規則一樣;二者區別在于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時,子榜單以分行業內在該項指標的最大值作為參照,而總榜單以參與排名所有公司指標項最大值作為參照,因此排名順序可能有所差異。
榜單從3個維度對企業科創力水平進行打分:研發投入、研發產出、公司發展,涉及9個分指標(研發支出、研發人員、研發投入占比、知識產權、核心獎項、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公司市值),以及27個細分指標。
總分 = 60% × 研發投入 + 20% × 研發產出 + 20% × 企業發展
數據均進行標準化處理,標準化數據 = 原數據 / 分行業指標項最大值。
Q4. 為何有些公司沒有排名?
原則上以公司科創得分進行排名,但有三類情況的公司只計算其科創得分,不參與榜單排名:
1. 滬深交易所進行退市風險警示(標注為ST);
2. 未披露研發投入金額;
3. 發生重大經營事件導致指標值異常。
基于“中國企業科創力調研”與相關研究,南方周末于2021年發起“科創大會”,以科創為錨,探究科學、科技創新力量,探尋科創在不同行業、企業的發展脈絡,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動能。
2024科創大會計劃于12月12日在北京舉辦。
這場以“科創”為名的聚會,探討行業熱點與趨勢,展現前沿的科創研究、新近的科創風向;此外,每年表彰“年度科創力獎項”候選名單中排名靠前的企業、機構,并梳理年度科創力標桿人物以及年度科創產品、案例與項目。
2024年度科創力獎項正開放參評,首批候選名單已上線。
年度科創力獎項由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發起,通過公開報名、專家推薦進行參評(進入“i科創力”微信公眾號,回復“參評”即可參與),參評范圍為企業/機構/個人的2023-2024年度科創力表現。
通過主題演講、研究發布、成果展示、案例分享、圓桌對話等環節,大會為專家學者提供發聲平臺,同時讓普羅大眾近身感受科創在中國點滴發展與創新。
會上,除了正式公布2024年中國企業科創力一百強,還將揭曉年度科創力獎項、年度最受消費者關注科創產品,并發布《2024中國企業科創力研究報告》《2024年度十大科創突破》等核心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