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妮談祖父王賡:“陸小曼前夫”標簽之外的人生
“我也是非常希望借這本書的關系,向社會各界的人澄清這段事實,因為這個事情對我們家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悠翔
1911年,美國西海岸天使島,十六歲的王賡踏上異土。作為庚子賠款留學的第三屆留學生,美國推崇的博雅教育,在之后的7年里,在這位中國青年人身上留下烙印。庚款官派生此前選拔已逾兩屆,不乏胡適、竺可楨等后來的名家。王賡的考試成績在當時的63名官派生中排名前列,為第13名。
王賡在密歇根大學中國同學會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在美國,王賡的求學經歷堪稱傳奇。賡款留學通常重視實用,集中修習工程、土木、采礦等學科。王賡不能免俗,在密歇根大學學習工程技術類專業。不過,入學第二年,趕上清王朝覆滅,舊規則的束縛破裂,王賡很快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自己熱愛的人文學科。第二屆官派生胡適當時也在哥大。哥大文史氛圍濃厚,后來,胡適、徐志摩等回國后創辦了五四后頗為重要的新詩社團“新月社”。
不過,王賡沒在哥大久留,讀完大二之后,他再度申請轉學至普林斯頓大學。王賡的孫女王冬妮覺得,這個決定也許和當時的時局有關。
1912年10月,袁世凱宣布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后,在哥大法律系任教的弗蘭克·古德諾受邀來華,任中華民國的總統憲法顧問,參與民國的憲政建設。古德諾在后來所撰寫的《共和與君主論》中,認為君主制比共和制更適合中國,因而被不少人視為袁世凱復辟的“吹鼓手”。
也是在這一年,美國四年一度的大選進行。伍德羅·威爾遜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威爾遜是美國政壇少見的知識分子,擁有博士學位,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王賡非常欣賞威爾遜,很快轉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1915屆的畢業生。
畢業時,王賡本打算去哈佛讀研。但他發現西點軍校每年可開放錄取兩名中國學生,他很快給校方致信,最終被錄取。1918年畢業時,王賡的成績在當年的140多名學員中排名12。
求學經歷可謂王賡的高光時刻?;貒蟛痪?,因為光鮮的求學背景(尤其是西點軍校經歷),他有機會參與重大的外交事件。當時,北洋政府派出外交使團參加“巴黎和會”,王賡作為海陸軍顧問兼外交部翻譯隨訪。
1921年,王賡參加科學社聚會時與胡適等人合影。受訪者供圖
只是,這些面向不太為很多人所知。話題場上,纏繞在王賡身上的一個最大標簽是“陸小曼的前夫”、被徐志摩插足婚姻的當事人,也是這起民國文人八卦中許多傳聞的主角。1922年,被陸小曼父母親看好的王賡和陸小曼步入婚姻。沒幾年,兩人的婚姻就因為情感矛盾和徐志摩的介入而破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