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股價“過山車”背后:中國玩家的機遇與挑戰

英偉達中國數據中心業務有所恢復,得益于中國對數據中心需求增加,以及英偉達在調整策略后,更好地適應了中國市場變化。

英偉達傳達出對美國出口管制的擔憂,不僅使得公司業務收入大大減少,同時也鼓勵中國企業尋求替代性產品,使得同類型競爭對手獲益。

責任編輯:馮葉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9日,美國科羅拉多州,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SIGGRAPH2024計算機圖形盛會上發表主旨演講。視覺中國/圖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9日,美國科羅拉多州,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SIGGRAPH2024計算機圖形盛會上發表主旨演講。視覺中國/圖

2024年9月18日,華爾街投行William Blair的評級報告首次覆蓋人工智能計算公司英偉達,首次評級為跑贏大盤。

9月11日,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在高盛通訊和技術大會上發表演講,表示客戶們對英偉達產品的需求非常強勁,“每個人都想要成為第一個收到貨的,每個人都想收到最多的產品”。

此番講話大大提振市場信心,英偉達當日大漲8%,市值增加2500億美元,創六周來最大單日漲幅。

此前8月28日,英偉達發布2025財年(自然年2024年二季度)中報和三季度業績指引,然而財報公布后,由于三季度營收預測低于市場預期,引發投資者對AI發展陷入泡沫的擔憂。股價盤后先漲后跌,一度下跌8%。

半個月內股價大漲大跌,與中國市場有不少關聯。

中國數據中心業務有所恢復

英偉達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公司開創了加速計算的先河,幫助解決最具挑戰性的計算問題。公司有兩個主營業務——GPU(顯示芯片)和Tegra處理器(系統芯片),在全世界范圍內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中國大型的云服務提供商也離不開英偉達芯片,尤其是在美國對芯片實施出口管制政策后,英偉達的高端芯片一度為各互聯網大廠哄搶,價格水漲船高。

2025財年中報顯示,英偉達二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超預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