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苗繡,直播劫

熱火朝天的消費過后,高品質繡片與衣服消失了,留下的,卻是翻了幾番、高不可攀的市場價格。

責任編輯:劉悠翔

貴州凱里的老繡集市搬遷快一年了。昔日藏在城中村巷子里的它,搬進了3A級景區苗侗風情園,有了一個新名字,“繡里淘”。苗繡攤位和店鋪集中在三縱三橫的街道上,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旅行攻略里繞不過的打卡地。游客們拍下自己購買的繡片,曬在社交平臺上,交流最多的問題是:這個價錢買得值不值?我買的是手繡,是老繡嗎?

苗族服飾傳承人王石丹,念念不忘在昔日的老繡集市淘貨的感覺。2010年,國畫專業畢業的他,工作三年后,開始大量收藏苗服苗繡,那時的老繡集市,還在金泉湖公園外,過了幾年,才因拆遷搬到了草坪新村巷。這兩個地方相距幾百米,都屬于由民間自發形成的市場。

草坪新村巷的盡頭是籃球場,每逢趕集的日子,球場連著小路,成了擺攤的空間。攤主們隨手將衣服搭在磚墻上,擺在水泥地或臺階上,講究一點的,搭個棚子,或在磚房里拉根繩子,掛上一排。許多攤主就住在旁邊的居民樓,當他們將手中一件件美麗的衣服鋪展開時,破舊的巷子里像是飛出了無數的蝴蝶。

“你會發現那些華麗的東西,隱匿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巷子里,特別有意思,那種沖突感,煙火氣和華麗的苗繡的美感互相映襯,會顯得雙方都更加出彩,更打動人?,F在搬到那邊去,一看,那種人為打造的環境,商業街的感覺?!蓖跏ぐl現,如今人們只會給淘來的苗繡苗衣拍照,但在以前,市集與街道,時常出現在人們的鏡頭里。

比老繡集市搬遷更早到來的,是直播的出現,后者為苗繡市場帶來的影響,放置于整個苗繡市場發展史中看,會更清晰。

1980年代,貴州凱里還保留著許多工藝精湛的老苗繡。圖為1987年凱里革家寨,一位穿著民族服飾的苗族女青年背影。視覺中國

1980年代,貴州凱里還保留著許多工藝精湛的老苗繡。圖為1987年凱里革家寨,一位穿著民族服飾的苗族女青年背影。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后,旅游產業興起,凱里作為州府,提供最好的招待所,外國游客來到當地,發現苗族的華美衣飾,買下當作紀念品。少數民族織繡收藏圈由此逐漸成型,凱里也形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西南少數民族服飾二手市場。1970年代末至21世紀初,以卡車為單位,大量織繡品運至海外。2003年受SARS影響,外國收藏家淡出,國內收藏家增多,苗繡貿易不復往日繁盛。

直至2022年,凱里當地某品牌開啟了直播模式,其他商家逐步跟進,少數民族織繡品又重回大眾視野。直播間賣貨,使織繡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輸出至全國各個角落,但此時織繡品質量已大不如前。

直播興起,藏家與研究者之外,一批新的消費者涌入苗繡市場。直播間的消費話術,令即時購買取代了對苗繡背后美學技藝與歷史文化的了解。熱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