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也會傳染
自殺事件可以像病毒那樣傳染,且對自殺風險的預測水平長期徘徊不前,難以有實質性提高。
責任編輯:朱力遠
明星死了之后
十年前,美國著名演員羅賓·威廉姆斯自殺身亡。他曾參演過大量影視劇,還獲得過奧斯卡獎,在國際上都享有盛譽。事件發生后,美國當地媒體對他的死進行了事無巨細的報道,不僅還原了其生前的最后時光,還詳細描述了他具體的自殺方式,隨后一連數日,更是不間斷地探討他到底為什么會自殺。
這些關注方式雖然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但多年后,隨著科學家對當地自殺數據的分析,他們發現,伴隨著媒體對該事件的密集關注,當地自殺身亡的人數相較正常水平顯著增加。2018年,經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對比分析,事發后美國五個月內自殺人數多出超過1800人,增幅接近10%。這意味著,雖然當時表面上只有威廉姆斯一人自殺,但在媒體報道之外,僅數月間,或許又有千余人受此影響自殺身亡。
過去幾十年積累了大量自殺案例研究,但自殺風險預測水平仍很低,且預測能力沒有什么進步。視覺中國|圖
這種圍繞自殺的關聯并非天方夜譚。因為自殺行為本身就是個人、社會和環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雖由個人完成,但卻可能受到精神疾病、生活壓力事件以及社會環境影響。在極大的人口基數之上,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人在相關威脅面前更為脆弱,會因為一些外部因素而產生自殺的念頭甚至行為。這其中,熟悉或者親近的人中有人想過自殺,嘗試過自殺或者已經自殺身亡,就是一類已知的自殺外因。
這也被稱為自殺的傳染性。在美國科學家發表相關研究后,2019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也分別在當地開展研究,對威廉姆斯自殺事件的后續影響進行分析,以驗證這一自殺傳染現象是否具有普遍性。而結果表明,在緊鄰美國的加拿大,同時段自殺死亡人數比正常的預計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