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轉型金融需解決“轉型信任”痛點

為高碳行業提供低碳轉型的資金支持十分必要,但當前金融機構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有效識別一個明確的轉型項目。

責任編輯:孫孝文

綠色金融為經濟活動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資金保障。隨著“雙碳”目標愿景的提出和深入落實,我國綠色金融服務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綠色金融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但與綠色金融相比,我國轉型金融發展不足。

9月22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以下簡稱“綠金院”)2024年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開展了有關轉型金融的討論,并發布了轉型金融的機遇與應用參考手冊研究成果。

綠金院研究認為,對金融機構而言,開展轉型金融服務核心面臨“轉型信任”難點,即在現有條件下,金融機構尚沒有能力識別企業轉型項目的目標是否科學,路徑是否有效,成本是否合理,預期是否可達成。

轉型金融需求迫切

無論從全球還是中國來看,綠色金融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向了“純綠”或接近純綠的項目,比如與氣候相關的項目、各類新能源、電動車、儲能和動力電池項目,基本沒有涉及高碳企業向低碳轉型的項目。

基于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的事實,穩妥有序推動煤炭、鋼鐵、化工等傳統高排放或難以減排的行業和經濟活動向低碳轉型,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意義重大。因此,發展轉型金融成為綠色金融的重要補充。

當前,我國的轉型金融在政策制定與制度設計上尚處于摸索階段。

2024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加快研究制定轉型金融標準,將符合條件的工業綠色發展項目等納入支持范圍,明確轉型活動目錄、披露要求、產品體系和激勵機制等核心要素?!?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研究制定轉型金融標準,為傳統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p>

在轉型金融國家標準尚未出臺的情況下,一些省市開始了地方?標準和規范的探索。湖州市、重慶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等先后發布了轉型金融目錄,為轉型金融各參與方提供理論依據,旨在確保轉型活動的有效實施,避免“假轉型”風險。

轉型金融

地方轉型金融政策

在市場層面,轉型債券發行的規模、數量相比于綠色債券還很小。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我國累計發行轉型類債券199只,累計發行規模1852.45億元。同一時期,我國綠色貸款余額是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8.5%;綠色債券余額1.99萬億元,累計發行超過了3.7萬億元。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在對50家銀行進行調研時發現,一些銀行機構正在積極開展轉型金融相關研究工作,如中國工商銀行《金融機構的轉型金融信息披露研究》、中國農業銀行《山東轉型金融戰略研究》、中國郵儲銀行《商業銀行氣候融資研究》等。

在產品創新方面,2023年8月,中國郵儲銀行向晉能控股煤業集團發放了國內首筆公正轉型貸,部分資金將用于公司在低碳轉型發展過程中,為員工提升專業技能、勞動水平、就業能力,從而實現勞動力的公正轉型。

轉型金融風險管理存在難點

在各方仍在探索嘗試的情況下,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開展轉型金融業務的難點十分明顯。

從宏觀層面看,轉型金融發展仍面臨轉型活動標準缺乏共識、轉型金融市場規?;蛔?、缺乏轉型信息披露等挑戰。

從微觀層面看,綠金院發布的《轉型金融風險管理要點》指出,金融機構開展轉型金融應重點識別四大風險。

第一,企業是否有明確且科學的轉型目標與戰略?如果企業的轉型目標和戰略滯后行業平均水平,或脫離企業實際,那么就可能存在市場競爭力下降或未滿足政策要求的風險,對這類企業的轉型活動的支持,金融機構需要謹慎。

第二,企業是否具備明確且可執行的轉型路徑?如企業轉型路線不成熟,過分依賴購買綠電、碳配額等外部因素;轉型擬采用的低碳技術尚未商業化,或短期內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可行性;這表明企業轉型缺乏內生的發展能力,可能導致轉型不及預期或轉型失敗。

第三,企業的轉型資本與運營支出是否合理?如企業的轉型運營支出過高、資本配置效率過低或轉型預計的成本節約效果有限、轉型回收周期過長等,可能造成轉型進度明顯滯后或無法如期完成轉型目標。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支持這類企業轉型,就需要審查企業轉型資本的充足性與分配合理性,關注融資結構,設立轉型支出的定期審查機制。

第四,企業是否認識到了轉型對企業商業模式、供應鏈、員工等會產生的影響,并針對不利影響準備了應對方案?企業轉型可能帶來業務模式、供應鏈、社區關系的波動,如果企業未能全面評估這些轉型影響,則會產生一定的市場風險、財務風險和聲譽風險。金融機構在支持企業轉型時,應充分了解企業在應對轉型影響方面所做的準備。

上述風險的識別和管理有賴于健全的轉型信息披露制度,但當前金融機構普遍面臨企業轉型信息透明度較低、企業轉型和信用風險較高等問題。在當天會議上,綠金院發布了《轉型金融視角下企業信息披露的框架參考》,提出轉型信息披露的重點內容和流程,為企業開展轉型信息披露提供參考。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