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解讀全球金融危機系列之一】全球金融危機的最新動態

這場觸目驚心的金融危機目前處于哪一發展階段?金融市場何時見底?尤其重要的是,究竟是否會出現所謂危機第二波——危機進一步深度惡化、金融市場發生新一輪巨幅狂瀉、大型金融機構多米諾骨牌式的紛紛倒閉?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論衡·解讀全球金融危機系列之一】

這場觸目驚心的金融危機目前處于哪一發展階段?金融市場何時見底?尤其重要的是,究竟是否會出現所謂危機第二波——危機進一步深度惡化、金融市場發生新一輪巨幅狂瀉、大型金融機構多米諾骨牌式的紛紛倒閉?

以美國次按房貸為導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機已歷時兩年。起初僅限于一個特定資產類別和地域的危機,至2008年秋天時已經演變成為一場風起云涌、席卷全球的系統性金融危機。危機的性質之嚴重,波及面之廣,延續時間之長,破壞力之大,堪稱百年一遇。

這場觸目驚心的金融危機目前處于哪一發展階段?金融市場何時見底?尤其重要的是,究竟是否會出現所謂危機第二波——危機進一步深度惡化、金融市場發生新一輪巨幅狂瀉、大型金融機構多米諾骨牌式的紛紛倒閉?顯然,正確評估與判斷全球金融危機的現狀及未來演變趨勢,對于中國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對于非金融類企業的業務經營,對于中國貿易與海外投資,對于中國宏觀經濟走向與政府經濟政策調整,都至關緊要。本文旨在對這些普遍關心的問題作一專題分析。

美國紐交所交易現場 圖/CFP

系統性金融崩潰的風險已經顯著降低

金融危機最深重最危險的時期已經基本上過去,全球金融體系發生系統性崩潰的風險已經顯著降低

自2007年春美國次按債問題爆發,雖在較早階段就已波及到英國、德國、冰島等多國的金融機構,但基本上可視為一次以次按債問題為主的、局部性的信用危機。然而,到了2008年9月中旬,全球金融市場形勢急轉直下。一些國際知名的大型金融機構,如雷曼、AIG、美林、蘇格蘭皇家銀行、富通等,或紛紛破產,或搖搖欲墜、瀕臨倒閉邊緣;信用違約掉期市場和股票沽空給整體金融體系——包括一些較穩健的金融機構——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壓力;國際金融市場陷入了罕見的極度的恐慌。全球主要股市持續狂瀉不已,各類債券利差急劇擴大,短期融資市場,如商業票據和貨幣資金市場完全凍結,出現了空前的流動性干枯和信用緊縮。金融危機經歷一年半的漸進演變,波瀾起伏,至此已進入了一個最驚心動魄的高危險時期。

金融危機的急劇惡化和升級,迫使各國政府、央行與監管當局采取非常的大手筆干預行動。從2008年10月起,美國、英國、歐盟、日本、瑞士等危機重災區的政府和央行紛紛啟動了金融危機緊急處置計劃,由此前被動的個案處理手段轉變為全面的和系統性的金融危機處置,包括給銀行體系提供一攬子存款和負債保險、問題資產擔保、緊急流動性支持和直接注資等等。

這些快速的大規模的政策行動,包括破天荒的大型金融機構“臨時國有化”——AIG、蘇格蘭皇家銀行、富通等等,給全球金融市場發送了一個強烈信號,即美英等各國已經在政治上承諾了維系金融穩定的義務。2008年10月10日,七國集團(G7)通過決議宣示不再讓任何“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倒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85個成員國隨即做出了同樣的聲明。在2008年11月15日的二十國集團(G20)首屆峰會上,世界主要政治領導人又再次重申了這一政策立場。

迄今,政府的大規模干預尚未能從根本上化解金融危機,尤其是不少銀行機構所背負的龐大毒性資產還未能夠得到有效處置,進一步減記虧損的潛在壓力還在上升,資本短缺的矛盾依然非常尖銳。如何有效地和快速地清理銀行體系資產負債平衡表,仍是擺在美國面前的巨大挑戰。奧巴馬政府新近接二連三出臺了數個處理銀行問題的方案,包括期限資產貸款計劃(TALF)、公私合作投資計劃(PPIP)、大型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等等,為恢復金融穩定點燃了一線希望。但是,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