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所沒有理學院、工學院的理工大學” :深圳再添高校 “中科院系”基因
“我們希望建一所沒有理學院、工學院的理工大學?!痹诜ㄆ娇磥?,這一方面可以讓深理工避免和已有理工科大學進行無謂的同質化競爭,“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能在學科交叉領域走出一條新路”。
大四畢業時,學校為藥學院學生設置的畢業考核就是設計出一款藥,“這個藥可能不成型,不能治病,但要是以前沒有出現的”。
(本文首發于2024年9月2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煒
深圳理工大學校長樊建平在向學生、家長介紹學校情況。
僅誕生了4個月的深圳理工大學,在這個秋天迎來了第一批入學的本科生。校方在官方通報里用“優質”來評價其第一屆生源,“在廣東省錄取物理類考生最高分664分,最低分624分,最低分超本科線182分,位列廣東省高校第一梯隊?!?/p>
獨特的招生能力,與這所學校反復強調的定位密切相關。在2024年6月24日舉行的一場招生宣講會上,深理工籌備辦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趙偉就表示,“我們過去一直講211、985這些概念,后來又講‘雙一流’,但現在最新的叫新型研究型大學?!彼嘎?,在國家出臺新型研究型大學設置標準后,深理工是教育部批復的首批新型研究型大學的代表。
2024年5月,在籌辦了近六年后,深理工正式獲批設立。在給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回函中,教育部明確寫道:深圳理工大學,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著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雅教授陳洪捷在2021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包括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等高校在內,全球范圍內已有一批“剛剛建立就嶄露頭角”,僅用短短幾年時間就沖到世界大學排行榜前列的新建高校。它們具備共同特征:高起點、高投入、國際化,以工程、計算機、生物等前沿應用學科領域為主,被稱為“新型研究型大學”或是“新興大學”。
過去十年間,南方科技大學、上??萍即髮W、西湖大學等也都被視為國內新型研究型大學的代表,廣受關注。前有先行者。對于深理工而言,招來優秀學生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新型研究型大學這條路上走出自己的腳印,還需要用時間來解答。
大學與研究院相結合
在暑期深理工校園開放日那天,面對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學生,負責引導介紹工作的老師解釋,與很多高校不同,從大一開始,每逢周五,深理工的學生們都必須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實踐。第一年,學生可以選擇在3個不同專業、不同方向的實驗室中輪轉,到大二時,再從中選出一個心儀專業,作為后3年的學習方向。
從誕生伊始,深理工就已擁有眾多設施優越、運轉成熟的實驗室可供本科生們實踐,這是很多新成立的大學所不具備的優勢。而這要歸功于深理工的“母體”——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2006年,43歲的樊建平被中國科學院黨組任命為籌建組組長,帶領5個人的小組南下深圳,創建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從一開始的“沒有老師,沒有科研經費,沒有科研設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