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體設計師:融合傳承和創新的執炬者
秋分是一年中晝夜平分的日子,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時間幾乎相等,各為12小時。
酒體設計師是白酒釀造過程中掌握平衡的大師,他們運用感官鑒評分析,綜合評判各種基酒的組合特性,提出酒體配比方案,確保產品的風格質量穩定。
2024年9月21日,秋分,“茅臺杯”第二屆中國醬香型白酒酒體設計大賽決賽(以下簡稱“茅臺杯”)在仁懷舉行。選擇在晝夜平分的這天,舉辦酒體平衡藝術表達者的大賽,別有一番用意,也是茅臺“順天敬人,明理厚德”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以平衡之極致藝術,呈現平分秋色之意境。
一、平衡:最大化與最優化的籌謀
對于名酒企業來說,酒體設計體系是其核心技術。白酒是一種既簡單又復雜的混合物,說它簡單,是因為從物質構成上講,主要是水和乙醇的混合物;說它復雜,是因為一瓶白酒中蘊含著超過3000種以上的化合物,其中風味物質和活性物質的復雜組合,構成了白酒千變萬化的口感和風味。
酒體設計師的任務,就是通過品評和勾兌,讓這些復雜構成達到平衡,并表達出美酒的優雅香氣和醇厚味道。每種白酒都有其微生態的多樣性與穩定性,進而表現出各種酒之間的差異性。酒體設計師就是要在兼顧共性的同時突出個性,從而塑造出美酒的完美風格。
一部分酒體設計師可能是“半路出家”,在從事酒體設計之前,他們可能做過釀酒、品評、質量控制抑或是科研等工作。這些經歷對成為一名優秀的酒體設計師有時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對白酒釀造的全流程非常熟悉。一名優秀的酒體設計師不僅要有非常好的品評能力,對各種基酒的酸、酯、醇、醛等物質的風味了然于胸;同時也需要積累足夠的勾兌經驗,才能游刃有余地駕馭各種基酒的風格特點,設計出理想的風味;甚至還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配比方案。
酒體設計師被稱作“平衡藝術的表達者”,這不僅體現在酒體的平衡上,也體現在釀造各環節上。雖然酒體設計師的工作處于白酒釀造環節的“后置位”,對不同香型、輪次、酒度、酒齡、風味的基酒進行合理搭配,但他們往往可以根據經驗,把工作“前置”,對釀酒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調整,以保證酒的品質。
“茅臺杯”設置了兩種賽制——“最大化”和“最優化”,從中可以看出酒體設計師的兩種能力要求。
“最優化”好理解,即參賽選手使用主辦方提供的33種基礎酒,盡己所能勾兌出風味最佳的酒。而“最大化”則是預先設定一系列的指標,選手要用盡可能多種的基礎酒,來勾兌出符合指標的酒來。在滿足基礎條件的前提下,誰使用的基礎酒種類越多,酒風味最佳,誰的分數就越高。
這兩種賽制對應到具體的工作中,代表著兩種酒體設計能力:“最優化”是指不惜成本,使用最好的基酒,勾兌出最高品質的酒體;“最大化”則是盡可能搭配運用各種基酒,特別是要適當使用一些有缺陷的酒,實現酒盡其材、基酒資源最大化的利用。
酒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即便用同樣的釀造工藝,在不同的天氣、溫度、濕度等條件下,釀出的基酒也會有所差異。有些酒因為缺失一些風味物質,味道有所缺陷,不適合單獨品飲,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系列有缺陷的基酒通過合理的勾兌,也能夠呈現出符合要求的風味。
我們熟悉的飛天茅臺,就是“最優化”設計的代表。從1953年提出“提高茅臺酒質量”,到“以質求存”、“視質量為生命”,如今升華為“質量是生命之魂”,質量追求貫穿于茅臺的整個發展歷程,早已成為全體茅臺人的精神信仰?;仡櫭┡_國營七十多年來的發展,質量始終是支撐提升茅臺品牌價值突破的原動力。
而“最大化”設計,則為醬香型白酒的市場供應總量提供了保障。
“最大化”與“最優化”之間,酒體設計師又找到了一重平衡。
二、傳承:每天上百種酒的品飲歷練
在茅臺“順天敬人,明理厚德”企業核心價值觀中,“順天”是排在第一位的,這不是謙虛,而是來自千百年的傳承。與其說茅臺鎮選擇了醬酒,不如說醬酒選擇了茅臺鎮。
茅臺鎮位于貴州省高原地區的一片低洼盆地中,這里最高海拔只有420米左右,沒有強大的氣流影響。夏天氣溫可達35-40度,悶熱,潮濕的氣候非常適宜微生物繁衍,為釀造優質白酒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這種特殊的物候環境,對于釀酒中的發酵、蒸煮等都非常有利,同時也非常利于微生物的集聚和大量繁衍,而這些微生物正是導致茅臺酒特殊香味和口感的主要原因之一,難以被復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家曾組織力量做了一次易地茅臺的實驗,采用茅臺酒獨特的釀造工藝,以及茅臺酒釀造時所采用的原料和窖泥,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異地生產模式,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充分證明了茅臺酒的生產與產地有著直接的關系。
如果說茅臺鎮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是茅臺成為佳釀的天時和地利,那酒體設計師就是其中的人和。
即使在白酒風味化學日漸健全,指紋圖譜逐步完善的今天,酒體設計師依然采用師徒模式,教學過程除了“教”,更注重“帶”。
“每天學習的過程很枯燥,不停地品,不停地嘗,訓練你的口感,”獲得本屆“茅臺杯”總成績第二名的江君,用了兩個“不?!眮須w納自己接受培訓的日子。他供職于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中心,師從茅臺首席品評師彭璟。培訓的過程沒有捷徑,每個人都下過一番苦功,“每天要品上百種酒,不同輪次,不同香型,都會給我們品?!?/p>
成為一名酒體設計師,就意味著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比一般人更自律。不能吸煙,嚴控辛辣食物,放棄很多美味,即使作為老本行的飲酒,在工作之外也要嚴加控制,因為狂飲和品酒恰是一對矛盾,平時喝酒很多的人是不適合這個工作的。
茅臺酒的釀制工藝,至今還沿襲古法,講究“三高三長,季節性生產”,每年端午制曲,重陽下沙,是一套科學、完整的工藝體系,由一代代師徒相承,口傳心授,傳承至今,是中國白酒工藝的“活化石”,有著不可替代、不可復制的活態價值。酒體設計師們也如同歷代工匠一樣,傳承守護著心中的那份標準。
三、創新: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
茅臺需要創新嗎?有些人可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畢竟任何做到行業頂端的產品,理論上都不宜輕易打破傳統。據《茅臺傳》作者、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調研,憑借單一產品連續多年超過100億美元營收的,全球范圍內只有四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蘋果手機,以及茅臺。
可口可樂曾在1985年進行過一次口味變更,僅維持了三個月就因為消費者的強烈反對而改了回來。受眾對現象級產品往往有著極大的消費慣性,而早已坐穩中國白酒龍頭地位的茅臺,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毅然選擇了創新之路。
在堅守主產品經典茅臺風味不變的前提下,茅臺集團將創新的方向放在了更多的產品種類上,酒體設計師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葉才虎是貴州茅臺集團酒體設計中心的一名勾兌師,有著17年的白酒從業經驗。他用四個詞概括了自己對茅臺創新方向的理解:年輕化、低度化、潮流化、個性化?!耙驗?0后、70后的消費主力在逐漸減少,80后、90后、00后的人數在逐漸增多,我們的產品方向也應該有所調整,要讓消費者喜歡,接受我們的產品”。
如何吸引年輕人來喝醬酒,這是醬香型白酒全行業同仁都在面對的問題。劉麗來自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在“茅臺杯”上取得了總成績第三名的成績,她從香型上給出了思考。對于沒接觸過白酒的人來說,清香型更易“入門”;而從中國白酒總銷量上看,濃香型是銷量最高的香型。如果用茶來類比,醬香型白酒相當于濃茶。年輕人可能更喜歡喝甜的奶茶,如果讓他們直接去喝濃茶,可能不一定習慣。白酒也是類似的道理,所以她在酒體設計時會把酸澀比例降低一點,讓剛接觸醬酒,或從清香、濃香酒轉到醬酒的人群,更易于接受。
一些來自貴州茅臺集團的酒體設計師,則提到了茅臺1935創新的例子?!拔覀儠フ{研市場,消費者有什么需求,我們就盡量滿足消費者?!?022年上市的茅臺1935,以“傳承精粹,銘記經典”為理念,聚焦市場和消費者訴求,緊扣“雅、細、厚”的酒體感官質量核心。上市僅兩年后,就在2023年達成了年銷售額超100億元的成績。而在今年6月,茅臺1935又進行了酒體升級,優化了基酒結構,使其酒體香氣更為優雅細膩,口味更加豐富醇厚。并根據市場反饋,使酒體在保持茅臺1935風格特點的同時,在水果香、花香、甜香、堅果香等風味維度表現更加突出,酒體更加協調平衡,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風味感官需求,提升了飲后舒適度。
在更大的范圍內,創新也在持續進階。一套基于風味化學、指紋圖譜、風味物質豐度的數字化酒體設計體系,正在中國酒業協會的指導下逐步形成并完善。酒體設計師職業技能的標準建立,以及系統化培訓認定,其意義不僅在于全面提升白酒產業酒體設計技能水平,同時也肩負著白酒感官品質表達體系提升的責任。
白酒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歷史傳承與現代創新完美結合的體現。而酒體設計師則是白酒釀造過程中不可替代的靈魂角色,是融合傳承和創新的執炬者。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