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之巔的對話:解讀古埃及文明和中埃聯合考古最新成果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中國和埃及同為世界文明古國,2024年是“中?;锇槟辍?,文明的交相輝映,古往今來的隔空唱和,是“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另外一重觀看角度。

在埃及滿坑滿谷的出土文物里挑“寶貝”,是一件幸福又奢侈的事。為了這次展覽,顏海英和薛江前前后后跑了五六趟埃及,每次逗留一個月左右,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泡在各個博物館的庫房里。他們把庫房叫作“萬神殿”,簡直恨不得把“萬神殿”的庫藏“扒拉個底朝天”。埃及人漸漸適應和信任這兩個代表著“中國效率”的外來專家,陪同他們挑選的當地工作人員一開始跟著他們來回走,后來實在走不動了,便放任他們“自選”,待選定后再介入。提前離開時干脆就讓他們留在辦公室,在電腦上自行繼續查找資料?!巴ㄟ^這種系統性爬梳,我們在里面發掘了好多寶貝。還有些他們擺在不顯眼的角落里、落滿灰塵的東西,也被我們發現了?!痹凇胺ɡ系膰取闭箯d里,好幾尊精美而獨特的國王雕像都是這么被發現的。

展廳里為數不多的幾處中國藏品,也仿佛伏脈千里的隱線,傳達出對文明互鑒的見解,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種相互呼應的共鳴關系:與埃及陶器并列的馬家窯陶器,同樣帶有象征水波的折線紋和動物紋飾;新石器時代晚期兩河流域的費昂斯工藝,便是玻璃制品的前身,與之相對應的中國展品是戰國時代的蜻蜓眼琉璃珠,不但材質、工藝相仿,連主題都與“惡靈之眼(Evil Eye)”相關;在古埃及銅鏡旁邊,陳列著商代晚期的幾何紋鏡,以及齊家文化的星紋鏡;在體現埃及喪葬文化的太陽船和提甬周邊,擺放著來自漢代的撫琴陶俑和綠釉陶屋,同樣的事死如生……

上海博物館門口擺放著古埃及法老美倫普塔的雕像(郭宇翔/圖)

上海博物館“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展覽的第四個大展——“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由上博與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攜手舉辦,展期將近13個月(2024年7月19日-2025年8月17日),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發現。此次展覽是中國官方博物館與埃及政府間的首次合作,也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亞洲最高等級的埃及文物出境展。

用“一票難求”“人滿為患”也不足以形容“金字塔之巔”的受歡迎程度。在上海博物館,788件古埃及文物漂洋過海,最終被分為三個展覽板塊,分列在三個不同的展廳:“法老的國度”、“圖坦卡蒙的時代”和“薩卡拉的秘密”。其中,“法老的國度”可以被視為一部簡要的古埃及文明通史,而“圖坦卡蒙的時代”和“薩卡拉的秘密”則是兩個展開獨立敘事的專題?!皥D坦卡蒙”是埃及考古發掘中最為完整、知名度也最高的傳奇法老墓;而“薩卡拉”則代表了埃及考古的最新成就,也是此次大展的亮點所在。

薩卡拉位于開羅以南30公里處,是古代都城孟菲斯的墓區,長約6公里、寬約1.5公里。這里不但有埃及歷史上第一座金字塔,也留下了各個時代宗教和儀典的軌跡。從埃及第一王朝開始,已經有貴族在此下葬,此后代代疊加,成為古埃及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墓地。這里當然也是考古工作者夢寐以求的神秘寶庫。

埃及是世界范圍內的考古大熱門。在整個埃及,高峰時期有近500支來自全世界的海外聯合考古隊在分頭作業。僅在薩卡拉地區,就有來自法國、捷克、日本、波蘭等國的聯合考古隊。中國首支埃及學考古隊就集結了埃及學家、圖像史學家、科技考古學家。此次上海博物館大展中的薩卡拉最新考古發掘成果,便是“中埃聯合考古隊”在埃及學研究領域的第一手資料,直接從考古遺址運到上海博物館展出,完成它們面向世界的“首次公開亮相”。

獴銅像(上海博物館提供/圖)

中國人來了!新冠疫情結束了!

2020年,考古學家在薩卡拉發現了一處距今2500年左右的大型墓葬群,其中包含多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和大量精美隨葬品,薩卡拉遺址被列為2020年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但此后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后續的考古工作一再放緩。

“2021年開春,春節還沒有過完,我記得也就是大年初五、初六的樣子,我和幾個同事就奔到了埃及,我們絕對是第一撥沖到埃及的考古外援團隊。埃及人一看,中國人來了!那真是特大喜訊,他們奔走相告:中國人出來了!那就是新冠疫情要結束了!薩卡拉的考古工作在疫情期間基本停止,埃及人也急了,他們急需國際合作?!鳖伜S⒄f,薩卡拉出土的文物量太大,大量考古發掘需要后續整理,在文物數字化方面,中國的技術手段是很先進的,因此雙方很快就談妥了合作事宜。

顏海英是本次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的首席策展人。她就職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是古代東方文明研究所所長。作為埃及學專家,顏海英介入過國內絕大部分與埃及有關的展覽,但她仍覺得上博這一次的古埃及大展是史無前例的,除了展品等級高、數量極為龐大、策展思路和視野完整,最關鍵的是,這是中國首度與埃及官方直接合作的展覽。自18世紀拿破侖遠征埃及后,古埃及文物流散至許多歐洲國家,如英國、法國、意大利等都擁有不少古埃及收藏,過去中國境內所舉辦的古埃及主題展,也大多經由這樣“二傳手”來實現,真正能夠自主策展的極少。

“這么多年來各大博物館可能都想過要直接跟埃及合作展覽,但都知難而退,因為埃及方面的借展費用實在太貴了?!鳖伜S⒄f,過去國內的古埃及主題展,往往是跟意大利等國借展,借展費要便宜得多,還都是包裝好、策劃好的。但上海博物館這次的決心特別大,旨在做一個真正重量級的、具備文明互鑒意義的古埃及大展?!霸谶@個過程中,太多困難了,我們去挑文物的時候,就發現很多我們想要的文物,被新開的埃及文明館拿走了,還有一些,包括木乃伊和圖坦卡蒙,都去了正在籌建中的大埃及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至今還沒有正式開館,開館頭一兩年里,重要藏品也決不會出借?!?/p>

顏海英對上海博物館說,條件不成熟,要不再等等?但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力勸他們“再堅持堅持”,并建議他們到埃及的各個地方博物館轉一轉。于是顏海英和薛江等學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埃及的大大小小博物館里“到處轉”——“從國家博物館、蘇伊士博物館、盧克索博物館……再到各個地方的小博物館,我們都進庫房去看,這一看不要緊,才發現原來我們知道得太少了!埃及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文物了!這樣我們的信心又恢復了一點,最后讓我們不再動搖的,是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的秘書長,也是總負責人,他特別慷慨地說,‘在埃及薩卡拉剛剛發現的文物,你們隨便挑!’這太好了,這一下我們就像打了興奮劑,知道辦這個大展肯定沒問題了?!?/p>

門圖荷太普石灰巖拱頂彩繪碑,第1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