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消保在身邊:常謹防養老詐騙,多辨別陌生信息
在老齡化社會的浪潮中,養老問題日益凸顯,也讓不法分子嗅到了機會,他們瞄準了龐大的銀發群體,精心設計的“養老詐騙”接連涌現。
2024年8月的一個清晨,民生銀行廣州越秀支行接待了一位情緒激動的退??蛻?。這位客戶年逾古稀,五年前在該行購買了一份五年期的商業養老保險,如今帶著期滿的保險合同,前來辦理退保手續。但在退保過程中,因到期收益與預期不符,他與客戶經理陷入了長達五個小時的激烈爭論,期間甚至兩次請求民警介入調解。
在客戶經理、廳堂主管和民警的耐心解釋下,真相水落石出。原來,老人在保險到期前,收到了關于“當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局倒閉”、“養老保險收益大幅縮水”、“盡快聯系某保險公司領取保險補償,否則過期失效”等看似官方卻充滿誘惑的短信。這些信息誤導了他,讓他誤以為保險收益未達預期是因為社保局倒閉,應該獲得額外的保險補償。經過一番詳盡的解釋和多個類似詐騙案例的展示,老人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所退的保險與收到的短信并無關聯,而那條短信極有可能是一條詐騙信息。
最終,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順利取回了退保金額,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同時對客戶經理表示了深深的感激,慶幸自己沒有主動聯系短信中的“神秘”電話。
風險提示:
- 老年人應提高警惕,多關注防詐騙新聞與宣傳,對“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保持懷疑。平時多了解詐騙信息,培養反詐意識,面對未知的利益誘惑時,要多問幾個為什么,避免成為養老詐騙的受害者。
- 家人應多關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留意他們的異常行為。金錢的損失和被騙的挫敗感,可能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負擔,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二次傷害。在普及養老詐騙知識的同時,也要給予老年人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精神關懷。
- 金融機構應強化養老產品的反詐宣傳,關注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在信息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養老產品面臨的威脅不僅限于市場波動,還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在合法合規宣傳養老產品的同時,應加強對養老詐騙的警示,幫助老年人增強辨別虛假信息的能力,守護他們的財產安全。
這是一場關于智慧與警覺的較量,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老年人筑起一道堅實防線。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