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助學,不僅僅是貸款
對每個貧困學生來說,四年兩萬多元的貸款意義重大;但對一個資產上萬億的國有大銀行來說,每筆僅為幾千元的信貸卻不值一提,而且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記者觀察
助學貸款圓了貧困學生的大學夢,也開始呈現出對商業銀行的吸引力
從7月開始,22歲的趙應宏將要用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還上人生的第一筆貸款。
過去4年里,靠著中國銀行提供的2.4萬元學費貸款和所獲得的多項國家獎學金,這個家境貧寒的東北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學生才圓了大學夢。
自1999年以來,像他這樣受益于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已經超過436萬人,累計金額達407.3億元。
現在,全國11%的高校學生,15%的中央部屬院校學生是在國家助學貸款的資助下走進大學校門的,助學貸款已經成為我國貧困生接受高等教育費用的重要來源。
助學VS貸款
助學貸款的核心是“助學”,而不是“貸款”。
可在推行之初,商業銀行的“逐利”和國家助學貸款的“助學”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