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上的“C位”:成都青白江的開放敘事

2024年9月20日上午,成都市青白江區,烈日當空,而在緩緩駛入玉湖冷鏈(成都)交易中心的車廂里,一陣清涼。這是青白江區唯一一個綜保區外的自用型保稅倉正式啟用的大日子。自用型保稅倉與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僅一街之隔,公司通過中歐班列進口的冷鏈食材,可直接在保稅倉存儲、清關、報稅,15天左右即可送達至成都客戶。

這就是如今青白江與世界鏈接的速度。

一切都源于十一年前的一陣火車鳴笛聲。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歐快鐵”從成都市青白江區直奔歐洲大陸腹地——波蘭羅茲。這是成都中歐班列的前身。中歐班列的開通,打破了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沿海港口的歷史,也宣告了青白江轉型的開始。

在64年發展史上,青白江曾有兩次巨變: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重生。從“老工業基地”到“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兩個生命階段的誕生與交替,既源于國家政策的因勢利導,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決心與企業家的智慧。

機遇造英雄,也造就一個英雄的區域。從全國鐵路網絡腹地到向西開放的起點;從成都東北區域城區到鏈接世界的橋頭堡,青白江的“開放故事”,有著與沿海諸城迥異的邏輯,卻同樣有“人定勝天”的魄力。

行駛中的中歐班列。

向西

青白江所在的成都是我國乃至全球最為典型的內陸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成都從一開始就面臨極具地域特色的挑戰。

原因主要從地理位置著眼。一是不靠海,成都位居我國內陸腹地,距海岸線1000公里以上,屬中內陸和遠內陸地區;二是不沿邊。云南、西藏、新疆、內蒙古等省區雖然也是內陸,但可以通過陸地毗鄰的國家融入世界經濟;三是不臨大江大河。重慶雖然也不靠海、不沿邊,但可以依托長江黃金水道鏈接世界。

“三不靠”的成都,想要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最快速的方式是從陸空入手。但在貿易運輸,尤其是大宗貿易運輸中,鐵路是最主要的工具。

老工業基地的青白江,在20世紀60年代,為方便攀成鋼和川化的原料和產品運輸,曾建設7條專用鐵路直通廠區。2008年,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落地青白江。這些因歷史發展需要積累的鐵路基礎設施,為中歐班列在青白江的運行奠定基礎。

在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教授戴賓看來,向西開放既是青白江所處地理方位的發展要求,同時也是其落實國家構建新開放格局的要求。

一方面,與沿海城市相比,內陸城市在對外開放的方向選擇上有更大的余地,在向西開放方面較東部沿海地區更有優勢。另一方面,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成為新形勢下的迫切需要。而青白江所在的成都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具有連接西南西北,溝通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獨特優勢。

四川之于國家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是其擴大對外開放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地理位置優勢顯著的青白江之于四川,目標瞄定的則是在全省“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的征程中,爭當排頭兵,走在前列。

當現實基礎與發展需要相耦合,青白江的開放故事推進得順理成章。

據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龐建華介紹,“截至今年9月,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近3萬列,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1.5萬列,已成為全國開行量最多、開行最均衡、運輸貨值最高、貨源結構最優、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p>

而青白江不只有向西通達的中歐班列。十一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已建立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形成中歐(亞)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協同的運行格局,聯通境外113個城市。

成都國際鐵路港。

回到故事的起點,在2013年中歐班列第一聲汽笛響起時,石蕤鋒還在法國波爾多學習葡萄酒專業。從電視新聞里看到“蓉歐快鐵”開行消息的他,“非常好奇”。

彼時這位25歲的年輕人,尚不知道這則新聞將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同樣被改變人生的還有陳友富和顏毅。當時的陳友富與國外留學的弟弟,通過單臺單批次的外商自帶方式,成為國內最早接觸平行車進口的一撥人;而顏毅則在距青白江200公里外的四川南充從事海關管理工作。

命運齒輪轉動之時,悄無聲息卻能量無窮。4年后,他們將因中歐班列以不同身份聚集在青白江,共同見證并推動這片充滿開放活力的地區的快速發展。

變革

對青白江來說,2017年是個不同尋常的年份。

4月,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正式掛牌。作為全國唯一依托鐵路港而設立的自貿試驗區,這是一塊天生的制度“試驗田”,擔負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歷史使命。

7月,青白江區被正式納入成都中心城區。在成都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青白江在“東進”“北改”方略重點出現,被定義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門戶、‘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樞紐與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

在中歐班列運行的前幾年,大眾知曉度和接受度不高,市場對鐵路運行方式、穩定性、價格成本等多個方面存在觀望態度。但時間是最好的答案,隨著宣傳推介的逐步加深以及相應制度的完善,這種情況有了長足的改善。

頂層制度設計影響企業微觀運行。自貿區掛牌不到一個月,石蕤鋒就在物流保稅中心租下了660平方米的倉庫,這里距離成都國際鐵路港不到一公里,可儲存數萬瓶葡萄酒;同時成立四川蓉歐智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跨境電商,專職做葡萄酒的進口貿易,“借由葡萄酒這個載體,做波爾多與成都文化交流之間的橋梁”。

5年前留學面試時立下的目標,因中歐班列而有了切實有力的動作。

在此之前,石蕤鋒做了系統的考察。通常來說,葡萄酒主要通過海運從歐洲運抵國內的港口城市,再通過陸運送往成都。從海外備貨到國內取貨,需要兩到三個月;且葡萄酒關稅比例較高,100%的關稅清關要求,給企業資金流轉造成很大壓力。對比來看,中歐班列在途時間僅需十余天,時效性好;中歐兩邊城市直達,物流環節少;而自貿區分批提貨的制度優勢,大大緩解了資金流轉壓力。

石蕤鋒考量的這些點,陳友富也深有體會。但平行車不同于日用消費品,其進口有著更為嚴格的管理模式。真正促使他與青白江產生更多關聯的催化劑,是一則通知。

2017年7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成都國際鐵路港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實施方案》,為青白江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正式吹響了號角。

憑借相關從業經歷及對試點口岸的發展預判,陳友富迅速創立成都正業佶祥平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并成為港區平行車進口領域的第一批試點企業。

企業的聚集與發展,在數據上烙下印記。2017年,青白江進出口總額123077萬美元,同比增長2倍。其中進口總額25943萬美元,增長10.6倍,出口總額(包括轉口貿易)97134萬美元,增長1.5倍。

以石蕤鋒、陳友富所在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貿易產業,因中歐班列聚集在青白江開啟冒險旅程的同時,這個老工業基地曾經引以為傲的制造業,內部也在風起云涌、快速轉型。

在中歐班列運行的同年,積微物聯成為鞍鋼集團與攀鋼的轉型嘗試。這家脫胎于傳統鋼鐵制造的新公司,借用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走出了“互聯網+先進制造”的新模式。一方面鏈接鋼鐵的生產端和需求端,實現了供應鏈的優化和拉長;另一方面提供從原材料采購、倉儲、加工到配送的一站式服務,降低了客戶的運營成本和復雜性,助推鋼鐵行業企業轉型和產業鏈升級。

“存活下來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種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種群,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最積極反應的物種?!辈闋査埂み_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描述的“叢林法則”,在青白江得到了印證。

與此同時,以TCL、康佳為代表的出口導向型先進制造企業陸續于青白江落戶、增資、建廠;茶百道、蜜雪冰城在青白江建設智能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及亞洲總部……越來越多企業聚集于此,人流、物流、信息流日漸密集,大通道、大平臺、大樞紐的通道優勢正轉化為產業與貿易優勢,雕刻著青白江的全新面貌。

發現了“創新”奧秘的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曾提出“創造性破壞者”概念。他將由企業家精神驅動創新活動的特質歸納為“創造性破壞”,而企業家的這種創造性破壞,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青白江因中歐班列帶來的通道開放,很大程度激發了企業家們產業創新的動力。因開放而流動的新事物、新產業和新思想,必將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新運動。

于青白江而言,中歐班列不僅作用于物流的通達,帶來了交通上的開放與鏈接;更作用于產品的往來,從而吸引市場主體聚集而來,將通道優勢遷移轉化為產業優勢。新型產業的聚集、傳統企業的轉型,既受到上層規劃的指導與影響,也在實際運行中倒逼管理制度的革新。

某種程度上,在這片不足400公里的土地上,青白江從內陸地區變身開放前沿的轉型實踐,是一場政企雙方因勢利導的“合謀”,共同推動地區的重塑性變革。

共謀

“新興的口岸發展新興的產業,不是說有信心、有決心就行了,還要快速應變、解決問題。新興行業拼的就是學習能力和對規則的理解能力?!标愑迅贿@樣總結在青白江創業的這7年。

公司成立初期,只做過少量單批次進口生意的陳友富,面對正式大批量的流程一頭霧水。通道不暢、效率滯后、制度不善,諸多問題一個個砸向這個新公司和新口岸。

為對行政人員“快速掃盲”,港區實行輪崗制,讓每個人都跳出原有思維定勢與工作隔間,快速了解市場需求。同時推行“首問負責制”,培養每個人解決企業需求的態度和能力。

“業務量的快速增長,倒逼著企業和港區一起學習和摸索實踐。我們共同經歷了從無到有、從0到1的成長過程,就像戰友一樣?!?/p>

青白江海關副關長顏毅,就是陳友富所提到的快速學習、自我革新的“戰友”之一。兩人因中歐班列同年來到青白江,自此開始了為期7年的“量子糾纏”。

相較于海運來說,中歐班列的優勢是速度快、時效性好,缺點是其相對較高的運輸成本。在顏毅看來,守國門和促發展是海關的職責使命,立足在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中歐班列基層一線,海關一方面要切實履行好監管職能,在政治、經濟、生物、食品等各領域筑牢國家安全防線;另一方面則在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改革創新、降本增效助力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放大中歐班列的競爭優勢。

海關查驗進口貨物。

在降低運輸成本方面,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率先開展的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是一項創舉。

在中歐班列采用“一單到底、全程運輸、分段管理”的模式下,企業實際上支付了“門到門”的全段運費。海關稅收征管出身的顏毅,深諳海關審價相關法規,更看到了改革小切口可能帶來的發展大效益。

我國海關審價辦法明確提出,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該貨物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并且應當包括貨物運抵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

境內段運費扣減,看起是一項有相關法規支撐的事情,但若干年來卻很難從體系上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一是因為涉及對海關稅收征管及審價相關政策法規的解讀,還需要對境內外段費用分拆比例的合理性計算,具有極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二是該項工作需要海關、政府、企業、稅務等多個部門協調配合,每個單位業務管理的模式自成體系,關注的重點也不盡相同,如何通過客觀、科學、合規、簡易的改革,推動各部門統一思想目標,凝聚改革合力,真正實現風險可控與降本增效的雙贏局面,也是擺在海關面前的一道難題。

2018年開始,青白江海關牽頭,對內聯動港管委、班列公司、陸港公司、港投公司等多個單位共同研討,對外邀請德勤等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做相應的籌劃和風控報告。海關總署關稅司的相關領導甚至專門到青白江調研該項目。

“其實當時心里都沒底。但覺得中歐班列作為一項全新的物流方式,必須要搶占發展先機,最大限度發揮其優勢?!鳖佉慊貞?。

經過一年左右的系統論證,2019年,青白江海關在全國率先開展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通過最小運費比的方式,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實現了境外、境內段運費的科學合理分攤。以境內段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的方式,幫助企業有效地降低國際貿易成本。

2021年4月,海關總署印發了《中歐班列回程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估價指導意見》,明確符合扣減相關條件的境內段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不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并將“中歐班列回程運輸貨物境內段運費扣減”舉措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始創的“成都標準”普及全國海關,為全國中歐班列企業帶來顯著的改革紅利,這項改革也被選入國務院第四批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這幾年來,青白江海關參與和見證了成都國際鐵路港各項業務從無到有、從微量起步再到做大做強的發展變化,很榮幸?!痹陬佉憧磥?,進一步優化通關效率、深化創新改革,推動成都國際鐵路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正是青白江海關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的生動寫照。

經濟學家吳敬璉總結中國經濟時,曾提出“制度大于技術”的說法。在特定時候,觀念突破和技術引進所釋放出來的生產力是有限的,改革的動力必將轉向制度的創新。

這場為期十一年的“青白江開放故事”,某種程度印證了這項規律。國際鐵路港通達世界,這是交通基礎設施的開放;以石蕤鋒、陳友富為代表的企業家,買賣全球,這是產業的流變與開放;以海關、港管委為代表的職能部門,敢吃螃蟹,以膽識和智慧為鐵路港降本增效、保駕護航,這是管理者在思想認知上的開放。

政企協作下,在實踐與探索中,思想的開放落地為切實可行的制度創新,化成養分,滋養無數嬌嫩之花。

新貌

思想是流動而不可逆的,一旦開閘便勢不可擋。青白江因中歐班列形成的開放之勢,不僅帶動產業與制度的變革,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區域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

2021年,成都國際鐵路港核心區域,占地107畝的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正式開館。館內分設歐洲、中亞、東南亞、大洋洲等地區三十多個國家的特色場館,展示日用日化、特色食品、酒類飲品、輕奢皮包、特色工藝品等一百余個品類商品。

亞蓉歐國家(商品)館。

立志做成都與法國葡萄酒文化橋梁的石蕤鋒,2018年拿到了法國及荷蘭國家商品文化館的建設運營工作。在他看來,國家館不僅是B2B集采的平臺,促進地方企業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還是國際文化交流展示的平臺。特意從法國帶來的數十個葡萄酒釀制橡木桶,則是他將葡萄酒文化埋于法國館設計中的巧思之一。

國家館只是青白江文化國際化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過去5年,青白江區共舉辦國際級、國家級活動七十余場,全球五十余個國家和地區、一千五百余名外籍運動員和藝術家赴此交流,常態化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近三百批次……

文化體驗國際化之外,日常生活便利化也是青白江不得不談的亮點。

從全國來看,港城割裂是影響港區發展的普遍痛點。辦事便利度、人氣活躍度、公共設施的完備程度,都是影響人才與企業擇城而居的關鍵要素。

青白江到成都三環路不足20公里,區位優勢使其港城融合的進度喜人?!皬耐獾貋砬喟捉娜?、車、貨越來越多了?!弊?017年以來,陳友富的車經歷了馬路邊、港區地下停車場、周邊停車場的“三連遷”,“港區活躍度也越來越高了”。

頻繁往返于青白江和成都主城區的陳友富,如今已在青白江買房,小區周邊的配套設施日漸完備?!案浇W比我們公司離港區還近,不到一公里”。

而顏毅則經常在下班休息之余,到單位附近的公園跑步。7年來,他眼看著周邊休閑空間、綠道花園等建設完工,曾經荒地變得生機盎然,“看著越來越有希望”。

在顏毅被調至青白江海關工作的同年,歐洲產業城獲批成立。一紙藍圖劃定一片區域,歐洲產業城將利用中歐班列的通道資源,承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打造臨港產業聚集高地,助推“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建設和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

歐洲產業城。

為踐行“人-城-產”發展理念,著眼于高端人力資源需求,歐洲產業城加快建設“蓉歐”智谷總部大樓、人才公寓、三甲綜合醫院,“一帶一路”職業培訓學院、高端國際社區及商業配套正加速落地,全力提升城市能級和區域價值。

基于地理位置,始于歷史機遇,通過主政者與企業家的合力,青白江的貨物、技術、思想與文化加速流通,從而帶動產業發展、城市風貌、居民生活發生巨變。沉睡的老工業基地因開放而重獲新生,如今成為聯通歐盟和東盟兩大經濟體的國際性門戶樞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示范效應。

青白江給出的范本是:開放不僅發生于交通往來,更是企業家、政府、市民等各個主體,在產業、思想、文化等多個主題上的應時而變。傳統市場主體快速轉型,新型產業敢想敢干,政府服務管理快速革新,以及區域文化交流與互通。在其背后,樞紐價值也好,產業價值也罷,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價值。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