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投資競賽拖累了中國產業升級

產能過剩表面上集中于廉價的中國制造產品,實際上糾結于重化工業領域。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據媒體報道,地方投資已成競賽態勢,可能出現的負面結果,是低效項目甚至無效項目大量增加。

與1998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相比,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基礎設施項目大大減少。環保部門的數據表明,有1400個污水處理廠已建成但是沒有運行,一些公共工程未經嚴密論證匆匆上馬,一些地級市作為政績工程的機場荒草蔓生。浪費的公共工程形成無效GDP,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在包袱。另一方面,投資拉動經濟的邊際效應在遞減,產出一個單位的GDP需要的投資額已是十年前的數倍。

此種苗頭令人擔憂。但是,最讓人擔憂的還是國有企業借產業整合之機,制造更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