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小區衰敗”?學者王德福談城市社區治理
一個強勢人物出現,能夠厘清利益關系,并且為小區奠定比較好的規則與制度,才能實現從混亂走向秩序的轉型。這個強勢人物也不會一直強勢下去,把這些問題解決了,留下一筆制度化的遺產之后,后面這個小區就可以從“強人自治”進入到“常人自治”。
“人們首先要為自己附近的日常生活負起責任來,但是很遺憾的是,現在即使是在一線城市,業主自治也還很不成熟?!?/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慕琰
2024年5月,杭州某小區要求外賣快遞人員繞行進入。(視覺中國 圖)
2024年8月2日,一位19歲兼職外賣員在昆明市海倫先生小區送餐時,不幸被寫字樓脫落的外墻裝飾磚砸中身亡。有媒體報道,該樓外墻磚曾多次掉落,業主們曾經在2018年、2023年兩次籌措業委會,試圖啟動公共維修基金,將外墻磚統一拆下,但均以失敗告終。
9月5日,上海最大的居民小區上??党恰俺吹粑飿I”的消息引發關注,沖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上??党鞘巧虾J凶畲蟮男^,實際居住人口近5萬人,由于其近乎十倍于普通小區的規模,一直是社區治理領域的焦點。
據媒體報道,上??党堑谖鍖脴I主委員會發出公告稱,投票表決后,業委會以超過70%的支持率決定不再續聘在管物業服務企業。上??党菢I委會在《關于上??党俏飿I服務質量問題的溝通整改函》中,羅列了現有物業服務的多個問題,包括小區工程維修、保安年齡偏大、保潔綠化不到位、工程結算滯后等。
這并非孤例。近年來,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爭端綿延不斷,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1年物業服務投訴案件有8929件,相比2020年的5818件,增幅高達53.47%;2022年物業服務類投訴增幅雖有下降,但仍是十大投訴熱點之一。
城市社區的治理難點,不僅體現在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爭端,業主與業主間、業主與外來人員的糾紛也頻頻發生,小區保安與外賣員的沖突,小區噪聲、寵物管理等無數常見、細微但又難以解決的矛盾,困擾著幾乎所有城市小區,撕裂著社區中人與人的關系,幾乎變成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所說的“所有人與所有人的戰爭”。
“社區”,這個原本被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定義為“居住在同一區域、有密切互動且具有內在凝聚力的社會群體”,其讓居民產生聯結的能力面臨嚴峻考驗。城市社區中的很多居民選擇與鄰里保持陌生,疏于參與社區公共事務,這也讓基層社區工作者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如何擺脫這種普遍的治理困境,這是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王德福學術生涯中,始終想要回答的問題。
自從2015年開始進入城市基層社區治理的領域以來,他已經調研了25個城市、140個社區、200多個小區,并在2024年連續出版了兩本以基層社區治理為主題的書籍:《中國式社區》與《群眾的時代》。
王德福指出,問題的根源在于社會近四十年來的劇烈轉型。
在過去的城市中,各類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組成的“單位”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國家通過單位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為居民提供公共服務,這意味著居民不需要主動參與,而只要“聽組織的”安排。
隨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再加上快速城鎮化帶來城市空間的高速擴張,以高密度集合式居住構成的封閉式商品房小區和建立在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基礎之上的“業主社會”取代了單位,成為城市社會的基本單元。
王德福認為,要解決當下的治理難題,首先要認清在如此迅速的社會變革下,個人需要重新學習如何過社區生活。因為在這種高密度的社會空間中,不依賴權威的管理,需要與陌生人共同處理公共事務,而且很多業主對這種生活方式尚不適應。
“這與過去的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