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比爾·蓋茨著迷的氣候桌游怎么玩?
比爾·蓋茨主動在社交媒體為《卡坦島:新能源》打廣告:“我很喜歡《卡坦島》的這個新版本,其中新能源是制勝的策略之一——就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br />
不同領域的人可共創卡牌內容。一位自媒體編輯以涿州水災為背景,創作了一張卡牌,名為“再見了,所有的紙質書”。
責任編輯:汪韜
《地球號!宇宙飛船》桌游拋給玩家們的議題是,作為地球上最后一批幸存的人類,四名玩家同處一艘宇宙飛船。南方周末記者林方舟/圖
聯合國會場,西裝革履的官員們在談判桌前簽署文件;家里的客廳,身穿T恤和拖鞋的普通人同樣有機會在茶幾旁討論人類命運。
宇宙中發現一顆礦星,要不要拍賣開發權?船艙容量有限,能不能把礦渣和不可回收垃圾拋棄至宇宙?為了減少飛船的資源消耗和內部矛盾,應不應該強制船員每天至少觀看6小時讓人愉悅的VR(虛擬現實技術)?
這是《地球號!宇宙飛船》(下稱《地球號》)桌游拋給玩家們的議題。作為地球上最后一批幸存的人類,四名玩家同處一艘宇宙飛船,分別扮演經濟、舒適、環境、文明部門部長,共同決策,航行至“新家園”。
狹義的桌游是小眾愛好,但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玩過廣義的桌游,比如麻將、摜蛋、斗地主、象棋……
桌游已不僅是為了娛樂和社交,還開始承載社會價值,體現公共屬性。氣候主題正是其中之一,國內外已涌現出多款氣候桌游,玩法各異:有注重角色扮演的“美式”,還有注重策略謀劃的“德式”,由易到難,小白和發燒友都能滿足。
與電子游戲相比,桌游的市場規模很小,甚至沒有官方統計數據。但桌游讓人們走出樓宇和信息繭房,與真實的人面對面產生連接。當許多人反感說教,認為氣候變化是精英敘事,與自己無關時,圍坐下來玩會兒桌游,可能會改變看法。
隱藏的沖突
無論貧富,人類都在同一艘船上。
“環境部長”抽到一張卡牌:路過的外星艦隊希望收購超過60歲的地球人樣本,大家同意嗎?“我覺得太可怕了?!薄笆孢m部長”發表觀點,“如果60歲以上的人走了,他們的親人怎么辦?如果通過,只會走向更黑暗的地步,跟飛船現在爆炸沒有任何區別?!?/p>
這一輪討論順利通過,但經歷多個議題后,飛船最終還是不幸爆炸。此時,經濟部門的分數最低,而文明部門分數最高?!肮庥形拿饔猩队??大家都吃不起飯,文明如何延續?”失意的“經濟部長”吐槽?!八运鼪]有得到延續,成了一個古文明?!薄拔拿鞑块L”的黑色幽默把大家都逗笑了。
這是《地球號》游戲的場景之一。
《地球號!宇宙飛船》桌游設計的游戲場景。南方周末記者林方舟/圖
而桌游發燒友陸博杰在玩《地球號》時,更喜歡把玩家扮演的“部長”換成“部門”,這樣就可以不受4名部長的人數限制,感興趣的伙伴在中途隨時加入不同部門,一起討論。
這正是這款游戲的設計師Vincent希望看到的。Vincent是亞洲最大桌游展“DICE CON”的主理人,接觸過無數款桌游。在推翻了三個版本后,他決定“返璞歸真”,他希望《地球號》毫不復雜、能隨時停止、甚至連圍觀的人也能搞清楚規則。
討論的過程正是游戲的高光時刻。
“每一張議題卡片都很像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