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阿爾村:千年之變 “羌”去何處?
“這是一段失而復得的生活?!瘪R九清等“八勇士”在村口迎接了族人,人們互訴衷腸,感慨命運,最后下定決心——既然適應不了山外的世界,就再造一個更美好的阿爾村。
責任編輯:朱紅軍 孟登科 實習生 周明太
5個月前,馬九清新買的微型面包車給阿爾村七百多名族人帶來興奮。這意味著,山外三十多公里的汶川縣城將變得咫尺之遙。羌民們的家禽和刺繡得以順利運出,換成糧食和生活必需品。
元旦過后,這樣的喜悅就常常彌漫于阿爾村——一個位于汶川西部原始森林區的羌族村寨。大地震搖碎了這里的高墻石壁和神山圣水,同時也把這個守衛森嚴的民族文化堡壘撕開一道裂縫。一個嶄新的山外世界,迫不及待地涌進橫臥千年的古老村落。
千年之變
劫后相逢的弟兄,被一種空前的種族使命感支撐著,“我們不相信村子就這樣沒了。”
4月28日下午,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騷擾了阿爾村羌民的勞動熱情:一輛卡車被滿載的紅磚壓斷軸承,堵塞了唯一的村道。這成了當天阿爾村最群策群力的事情,連釋比(羌族巫師)也被請到現場,但在龐大而陌生的現代機械面前,再神奇的法術也徒勞無功。
46歲的前村委會主任兼面包車師傅馬九清充當了最后的救星。在端詳了一個小時后,看出門道的他領著兩個后生,到縣城帶回配件。當卡車在“突突”的黑煙中緩行起來時,族人紛紛甩出響亮的口哨。
重拾
這里的電視機是廣播站發的,家中沒有電視的同組村民沒事就到那里看比賽。有時候余震來了,有人喊“又震了”,大家都沒反應,仍以同樣的姿勢望向電視,至多嘟囔一句,“板房倒了也砸不死人。”
(《映秀鎮,體育又回來了》——南方周末2008年8月14日)
沉浸在巨大成就感中的馬九清爬上一處山坡,俯瞰再次忙碌起來的村莊。殘垣斷壁仍在,水泥鋼筋卻已林立起來??諝庵谐錆M了火藥的味道——為了生存,虔誠的人們不得不冒犯視若神靈的峻嶺深谷,炸山取石,重建家園。
“祖先用了一千年建好阿爾村,而我們現在只需半年。”在他腳下,阿爾村儼然一個巨大而時空交錯的工地,背簍和車輪相互接力,機械轟鳴與古老號子協奏共鳴。100多名外來支援人員和767名羌族村民正齊心協力,再造一番新天地。
但僅僅在10個月前,馬九清和他的族人曾一度遭遇最黑暗的時光。“5·12”震后地質專家將其勘測為“不適合人類居住”。一個月后,阿爾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