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秦嶺“鰲太線”:極限美景,頂級風險

鰲太線是徒步圈內“頂流”,甚至有“沒走過鰲太就不是強驢”的說法。美麗又艱難,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的極致體驗讓人著迷。

這又是國內死亡率最高的戶外線路,有約50名驢友魂斷于此。

幾乎整條鰲太線都是非法穿越之地。根據我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未獲批準,禁止任何人進入核心區。

責任編輯:汪韜

2017年12月10日,萬米高空航拍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著名的“鰲太線”被白雪勾勒得格外明顯。張炎良/視覺中國

2017年12月10日,萬米高空航拍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著名的“鰲太線”被白雪勾勒得格外明顯。張炎良/視覺中國

“濃烈的蛋白質腐敗味道”從綠色的帳篷里襲來,掀開一道縫隙,失聯已近兩月的25歲小伙遺體被發現。

他倒在了“鰲太線”——連接秦嶺“鰲山”和“太白山”的頂級徒步路線:頂級的景色,頂級的流量,頂級的難度,頂級的風險。

2024年8月26日,博主“猛蛇過江”在知名戶外網站8264上發帖,自述發現這位遇難驢友的經歷。僅僅12天后,又有兩名男青年在秦嶺失聯:一人幸而獲救,一人不幸遇難。

秦嶺,大陸東部最高峻的山脈。從山腳出發,登上第二高峰鰲山,沿著被譽為“中華龍脈”的山脊,一路東行至秦嶺之巔太白山,這一段全程約80公里的鰲太線,分布著5個垂直自然帶,幾乎各地的精華景觀都濃縮于此:森林,竹林,松林,草甸,石海,小溪,瀑布,湖泊,大雪……

極致多樣的美景由極度變幻的天氣造就。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一日歷四季,十里不同天”。

天氣預報常說的“冷暖氣團在秦嶺交鋒”,在山上肉眼可見:冷暖氣流的“碰撞”時常瞬間化作濃霧、驟雨、暴雪和冰雹。夏天,氣溫可能快速跌至0℃以下,冬天,氣溫最低可達-40℃。

而行走在秦嶺山脊上的鰲太線,看似清晰,卻暗藏失溫、迷路、無人區等多重危險。山脊兩側盡是魚刺般分叉的山溝,陡峭的懸崖下是水流或茂密森林,一個生命的消逝,像泥牛入海般無跡可尋。

鰲太線已成為國內死亡率最高的戶外線路。據中國登山協會和陜西省登山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鰲太穿越事故調查報告》,自21世紀初線路開辟以來,已有約50名驢友魂斷于此。

鰲太線貫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按照保護區相關法律法規,未經許可不得進入。2018年,當地政府已明令禁止“鰲太穿越”。

但禁區的誘惑,山野的召喚,仍吸引驢友前赴后繼,西藏羌塘、青海三江源等也遭非法穿越。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日,亦有人“頂風作案”,相約同行鰲太線;與此類似,網絡博主是否進入了云南哀牢山保護區,也正在調查核實。

這條被禁止的“頂流”路線該何去何從?

“潘多拉魔盒”

鰲太線上遍布“強驢”傳說,大多數人需耗時3-5天穿越,而王一郎能在一天內“速穿”。作為近水樓臺的西安人,他至今已完整穿越過5次。

秦嶺景觀的多樣和險絕,對王一郎構成了極致誘惑。同樣的石海,在云??澙@中、落日余暉下、暴風雨侵襲里,都會碰撞出別樣的景致。

從鰲山山腳下的溫帶落葉闊葉林開始攀登,至海拔2300米左右,秦嶺給了他第一份饋贈:原始冷杉林次第出現。這種筆直的針葉喬木可長到50米高,從白堊紀晚期生存至今,為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

海拔3150米處的冷杉林是最絕美的打卡點,被驢友稱為“盆景園”。一簇簇低矮的冷杉樹,艱難掙扎在草甸石縫中,形狀各異的婀娜身姿仿若天然盆景。

鰲太線不只是連接兩座最高峰這么簡單,其間需翻越十余座山峰,累計爬升近5000米,相當于從海平面登臨玉龍雪山。按照5日穿越路線,出發13小時后能抵達“盆景園”,因背風平坦,也常被驢友作為扎營點。

即便才行進11千米,“盆景園”已是驢友們的憑吊處。2022年春節期間,“95后”女詩人星芽在此遇難,隊員早上出發時,在帳篷里發現她已失去生命體征,疑似燒水煮面時一氧化碳中毒或失溫導致。

迷失方向、失溫是最致命的原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