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支教|山山相連,川行不息:一群鄉村少年的夏天與遠方

長久以來,“讓孩子走出大山”似乎是鄉村教育最重要的命題之一,但只是脫離成長的土壤,去嵌入現代文明構建好的一套生活方式和話語體系,去奔跑追逐變化越來越快的環境,是否就能找到幸福的真諦?面對世界,鄉村孩子如何有力量主動舉手,給出自己定義的答案?

7月28日凌晨3點半,蘇曉奇的父親來叫他起床,他們要連夜下山,翻幾座山頭,趕往施甸縣城。

連綿群山還在黑暗中沉睡,能聽到遠處怒江低沉的濤聲,高黎貢山區漫長的雨季已經結束,夏季的夜晚月色澄澈明亮,蘇曉奇坐在摩托車后座,數著車燈在漆黑山路上轉過一個又一個彎,最后抵不住困意,靠在父親背上睡著了。等再次醒來,已經是早上8點多,群山變成了縣城樓房,下起了小雨。蘇曉奇在這里告別父親,和4位同學老師一起坐車40分鐘前往保山市,再從那兒坐飛機前往成都。

這是11歲的蘇曉奇第一次出遠門,他是云南保山施甸縣酒房鄉平安希望小學的學生,前往成都參加“2024平安希望小學公益夏令營”。夏令營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中國平安聯合主辦,來自青海、云南、貴州等地的23所平安希望小學的115名師生參加,他們走進大熊貓基地、三星堆、四川大飛機科普館、四川科技館等,圍繞人文歷史、科普教育等主題,開展沉浸式情景化研學。

白云下山來:鄉村少年走進成都

施甸縣酒房鄉是一個純山區農業鄉,位處善洲林場——大亮山山腳,林場內有眾多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繁衍生息。這里的孩子日常生活與野生動物相伴,蛇偶爾會出現在馬路上,山雞飛上屋檐,白孔雀在草叢里踱步,就像一片云從眼前經過。

大山中的酒房鄉平安希望小學

“成都不一樣,成都有的路在空中,有的路在地下。熊貓也不走在路上,它們在玻璃房里?!背醯匠啥?,最讓孩子們感到驚奇的是立交橋和地鐵,還有大熊貓?!半娪袄锏拇笮茇埵腔顫姁弁娴?,沒想到它們懶懶的,不愛動?!碧K曉奇還學到了“進化”這個詞:大熊貓原來是食肉動物,后來地球環境變了,他們經過進化,最終只好改吃素食。

而在都江堰,孩子們知道了“無壩引水”的古代水利工程,在四川大飛機科普館,孩子們參與模擬飛行游戲,感受當“機長”的樂趣,在四川科技館,孩子們探索著VR、機器人、體感跟蹤等科學技術。

孩子們在操作噴氣式飛機模擬器

8月2日,孩子們來到四川電子科技大學,感受高校文化,了解物理學前沿課題,一位博士向他們介紹了放射線治療某些疾病的應用,“我媽媽之前生過這個病,當時怎么沒有用到這個技術呢?”酒房鄉學校五年級的黃李涵聽了講座之后,大為觸動,和老師說自己以后要讀醫學院,也去研究這個課題,“博士姐姐說這個研究還有一些難題,我以后要攻克它?!?/span>

幾天行程下來,孩子們收獲了各種各樣的知識、觸動,帶隊老師張璽芳卻有些煩惱,因為在眾多孩子中,酒房鄉的4個孩子顯得有點“慢半拍”。

研學導師讓回答問題時,要點名舉手最快的孩子,酒房鄉的孩子舉手總會慢一點,因為總要多想想,怕自己的答案不夠完美。到了一些場館,張璽芳叫孩子們一起拍照留念,他們也要等別的學校隊伍拍完走光了,才勉強上去,也不笑不做動作。要動手體驗科技產品時,蘇曉奇總是安靜地站在人群外圍,眼神寫滿渴望,張璽芳叫他上前互動一下,蘇曉奇就朝她笑一笑,羞澀地搖搖頭。

在張璽芳看來,這些孩子可能因為生活的圈子太小了,一去到很多人面前,也意識到自己需要表達、想要表達,但就是不懂得怎么邁出這一步。

“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不要總想著別人怎么評價你,只要你們在盡心地做一件事情,別人就會看到你閃光的地方?!睆埈t芳反復地對孩子們強調,和別人交流觀點,比交出完美答案更重要。

隨著夏令營逐漸進行,酒房鄉的孩子們也慢慢打開自己的小世界,觸碰外面的大世界,他們一天比一天活躍,勇敢展現出“不完美”的一面,收獲答案之外的知識、友誼。黃李涵還認識了一個湖北的朋友,加了微信,“她太社牛了,天天發消息問我上車了沒有,睡了嗎,吃了嗎?!秉S李涵有點招架不住這種熱情攻勢,“我讓她以后來云南玩,如果來,第一個看的必須是白孔雀?!?/span>

山山相連通:連接世界激發活力

對藏族少年羅松格德來說,這個夏天的一切都發生得太快。

青海玉樹囊謙縣位于唐古拉山支脈,與西藏昌都和那曲交界。羅松格德就讀于囊謙縣毛莊鄉孜榮寄宿小學,平時住校,周末幫家里放羊放牛,爬上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一回頭,就看到洶涌云海在山腰翻騰,天上一層云,腳下一層云。早上9點多上山,晚上7點左右才下山,漫長的白天,羅松格德看著云海發呆,他很想摸一下云是什么感覺,還想躺在云上睡覺。

羅松格德家鄉的云海

今年夏天,羅松格德坐飛機前往成都參加夏令營,他立刻喜歡上了飛機,它帶著他穿過云層,讓他知道了云原來是一種霧氣,飛機讓他來到了一個神奇的高度,“可能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在藏族孩子的觀念里,珠穆朗瑪峰是衡量世界的尺度,而他超越了認知極限。

在都江堰,羅松格德特別好奇天上飛得更低的、嗡嗡響的飛機,和他來時坐的飛機不一樣,老師告訴他那是直升機。在建川博物館學習抗日歷史,又讓他知道了什么是戰斗機。

這個世界更多彩、更深奧的秘密,也正以認知之外的速度向他奔來。

7月30日下午,四川大飛機科普館的模擬飛行教室里,孩子們“起飛咯、降落咯”的歡呼聲此起彼伏,羅松格德握住操縱手柄,緊張得心“砰砰”直跳。

電腦界面一半是藍天,一半是飛機儀表屏,隨著羅松格德雙手搖動操縱桿,風速、高度、角度等飛行數據快速變化,他有點暈,沒一會兒,屏幕上的飛機就直直地墜向地面,他放開操縱桿跳起來,不敢再試第二次。之后還有個研學環節是體驗大飛機仿真駕駛艙,面對復雜的按鈕和閃爍的指示燈,他的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兒看了。

羅松格德坐在大飛機仿真駕駛艙里

“我太緊張了,就一直按一個地方。我覺得飛機駕駛員好厲害,那么多按鈕都要按對啊?!绷_松格德對楊宇豪說。楊宇豪是他新認識的朋友,來自貴州畢節織金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學的苗族孩子。羅松格德告訴他自己想坐飛機上學,“飛機很快,你也可以坐飛機去我家看看,但是那邊如果修一個機場,還要把山移平才行?!?/span>

夏令營的第一天,羅松格德注意到楊宇豪有些孤單,就主動搭話,楊宇豪說4個字的名字太長自己記不住,羅松格德就讓他叫自己的小名“羅格”。他們相互教對方說家鄉話,分享每天的見聞感想。楊宇豪問“玉米”用藏語怎么說,羅松格德說了好幾遍,“我聽不懂,但是很好玩?!睏钣詈辣欢旱弥睒?。

楊宇豪不太能想象青藏高原的雪山,他告訴羅松格德,自己不用放牛放羊,但是要幫家里收玉米剝玉米??椊鸬纳經]有雪,山里卻有一個“大洞”,傳說洞穴的深處住著吸血鬼,晚上會發出“嘎嘎”的怪叫,他小時候可害怕了。上了四年級,他才知道其實發出怪聲的是蝙蝠。他覺得最神奇的科技是前一天在四川科技館看到的,三個人都拉不起的小車,用繩子掛著穿過一個什么東西,一個人就能拉起來,“我記得,那個是叫滑輪?!绷_松格德告訴他。

如果說親手觸摸、探究科技成果,能讓科技在孩子心中留下最直接的觸動,那么鼓勵孩子因為科技而結下友誼,鼓勵他們向朋友家人表達、交流內心的觸動,則會成為孩子和外界建立正向連接的鮮明契機,也是為科技素養教育注入溫暖的情感底色。

這正是為什么平安公益夏令營要不辭千山萬水,把全國各地的鄉村孩子帶出家鄉,走到一起,去創造一場關于盛夏和遠方的共同經歷。

孩子們在觀摩電磁物理實驗

“小學四五年級,是孩子語言能力、社會能力發展最快的時候。有些東西他們沒見過,就想象不到,見到了也不一定能說得很清楚,”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學校長蔡倫勇,也把孩子們的成長看在眼里,“但只要敢表達,就說明這個孩子心里面有底了,以后他再去描述一些事情,去跟別人介紹家鄉,他就不會膽怯?!?/span>

“作為教育者,要給我們的鄉村孩子這種底氣?!?/span>

奔流向遠方:守望下一個十年

跟著孩子們觀看很多科技發明,蔡倫勇也大開眼界,“我回去之后,這些可能也是我的一個教育資源?!毙iL不斷思考著如何放大夏令營的影響。

 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學,是一所藏在苗寨里的學校,與中國平安有著很深的緣分。

1992年,苗族青年蔡倫勇19歲,身無分文,卻毅然在家鄉創辦了一所小學,只為了通過教育改變閉塞落后的苗寨,讓下一代活得快樂而有尊嚴。彼時,伴隨著改革開放春風成長于深圳的中國平安,開始尋求回饋社會的機會,并把目光投向鄉村教育公益。1993年,平安和希望工程結緣,開始了援建希望小學的歷程。

為了讓學校生存下去,蔡倫勇當過挖礦工、做過街頭小販、到建筑工地打工,把掙來的5000元全部用在辦學上。1998年,學校一度難以為繼,幸好及時進入平安和希望工程的視野,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學誕生。此后,平安持續多年捐助物資,讓學校得以辦下去。2007年,平安支教項目啟動,小妥倮平安希望小學又成了第一批4所試點學校之一。

每一年,平安支教老師都會帶來閱讀、英語、地理等課程。除了把外面的世界帶進來,還把孩子們帶出去。蔡倫勇無法忘懷,曾兩次受中國平安邀請,帶著孩子走出苗寨的經歷。

2010年,小妥倮學校師生前往南京,登上中國平安明星會舞臺,一個叫蔡青草的女孩表演木葉吹奏,得到雷鳴般的掌聲,后來她就靠吹奏木葉通過藝術考試,考上大學。2011年,學校師生前往北京參加希望工程慈善晚宴,行程中觀看天安門升旗,一個叫楊勝玉的女孩心潮澎湃,感念社會的幫助,后來她考上師范大學,一畢業就去了新疆支教。

長久以來,“讓孩子走出大山”似乎是鄉村教育最重要的命題之一,但只是脫離成長的土壤,去嵌入現代文明構建好的一套生活方式和話語體系,去奔跑追逐變化越來越快的環境,是否就能找到幸福的真諦?面對世界,鄉村孩子如何有力量主動舉手,給出自己定義的答案?

蔡倫勇找到一個著力點,那就是科技素養。2014年以來,他每年都會組織學生走進山里的“大洞”——織金洞,學習洞穴喀斯特地質原理,還請專家帶孩子們做探究溶洞形成原理的化學實驗,又用苗族蠟染繪出這種原理,不僅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也讓他們對家鄉面貌、對苗族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小妥倮學校的孩子們在學習使用蠟染繪制學校地貌

但科技教育需要大量資源、機會,在蔡倫勇心有余而力不足時,中國平安又一次伸出援手。2021年,平安向小妥倮學校捐贈了科技實驗室和實驗包,2023年,平安又向學校捐贈了一座光伏電站,緩解用電難題,同時啟蒙學生的清潔能源意識和環保理念。

與希望同行三十年,中國平安已在全國援建了119所平安希望小學,累計招募超過一萬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務時長總計超37萬小時,圍繞科技素養、文學素養、體育素養、心理健康素養提升,以硬件維護、課程支教、遠程培訓、夏令營、獎學獎教金等,打造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

今年51歲的蔡倫勇,為學校操勞多年,過早染上了白發,皮膚黝黑,眼角有幾道深深的皺紋,但依然目光炯炯,自信而堅定。盡管舟車勞頓,他還是決定親自帶孩子們來成都參加夏令營。他說,參觀四川科技館之后,有個孩子和他說,“我最喜歡‘宇宙射線改變大腦’這個科學,也不知道為什么,我一聽那幾個字,就覺得好有意思,忘不掉,睡覺都在想?!?/span>

四川是大山匯聚、江河源流之地,也是文明走出搖籃、創造歷史的起點之一。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根脈,每一條河都有自己的奔流,今年夏天,鄉村少年在這里相聚,他們都是來自天邊的一片云,只要激發他們內在的活力,或許他們就會化成雨水,降落大地,匯成河流,奔向自己的遠方。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