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雨姐”塌房:下沉市場不能成為“韭菜場”

主播們利用人設獲取大量粉絲后,借助信息不對稱,制造商品陷阱,將各類假冒偽劣商品擺上直播貨架。

網紅帶貨本質上是一種基于信任的社交電商模式。主播們憑借自己的影響力和粉絲基礎,為商品背書,從而獲取傭金。然而,當這種信任被濫用時,整個行業的根基就會動搖。

責任編輯:辛省志

又一個網紅主播“東北雨姐”栽在了直播帶貨的產品質量上。據央視報道,記者從遼寧本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該局近日調查發現,雨姐傳媒在為朝陽縣六河粉條制造有限公司直播推廣紅薯粉條時,宣稱產品僅含紅薯淀粉等成分,但實際產品未檢出紅薯源性成分,檢出木薯源性成分,構成虛假宣傳。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擬對雨姐傳媒處以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共計165萬元的行政處罰,并責令其暫停經營限期整改。同時,因生產企業在外市,已將相關線索移送屬地部門處理。

至此,鬧得沸沸揚揚的“東北雨姐”假紅薯粉條事件終于蓋棺論定了。

好家伙,雨姐宣稱“除了紅薯淀粉、飲用水、食用明礬,沒有亂七八糟”的粉條,結果是一點紅薯成分都沒有,全是木薯做的。那雨姐是被生產廠家騙了嗎?央視的報道顯示,監管部門到生產廠家調取了其與東北雨姐合作的相關資料,這些證據“徹底改變了調查的結論”。言外之意,東北雨姐是明知這些所謂“紅薯粉條”是造假的。雨姐在直播中聲稱“質量雨姐給你把控”,結果就是這樣“把控”的?

市監部門認定雨姐在直播中的宣傳與事實不符,屬于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作為帶貨播主、商品代言人,不僅沒有盡到核實義務,還明知故犯,欺詐消費者,被罰一百多萬元,一點也不冤枉。不僅如此,還應該對消費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據報道,10月12日,東北雨姐網店的客服稱已經開始對消費者進行“退一賠三”。

據介紹,“東北雨姐”本名常小雨,來自遼寧省本溪縣,自媒體創作者,創作內容以鄉村生活為主?!皷|北雨姐”成為網紅之前,是當地的種植戶,也經營過農家樂。2022年11月之前,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