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成立新機構,區域協調發展怎么管?丨時政周報
劉滿倉被查,河南省三任政法委書記接連落馬。
多名民航高管被查,機場反腐成重點。
住房城鄉建設部計劃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項目。
岑浩輝成為下一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候任人。
責任編輯:錢煒
2020年5月8日,江蘇南通,正在進行聯調聯試的通滬鐵路成功首跑重聯動車組試驗列車。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開通運營后,向北可連接蘇北、魯東地區,向南連接浙江地區,大大縮短上海與南通及蘇北地區的時空距離,對增強上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視覺中國/圖)
繼廣西、江西、甘肅召開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后,2024年10月14日,一場名為“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東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在長春舉行。
從參會者的身份來看,這并不是一場普通的宣介會。來自50多個國家的200多名政黨領導人、部分外國駐華使節和外國在華工商界代表等出席會議。據新華社報道,當天,中聯部部長劉建超上臺致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吉林省委書記黃強、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則通過線下或線上的方式參會交流。會上,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成為宣介重點。
回看過往多年的政策及思路,在東北,區域協調發展并非一個新興概念。
2016年撰寫博士論文《東北地區區域旅游合作研究》時,吉林工商學院副教授焦愛麗就提到,早在1989年7月,東北三省便與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召開協作會議,同年10月又制定了東北旅游新路線,聯合使用“中國東北”稱號進行宣傳推介。21世紀初,東北振興戰略正式提出。呼倫貝爾市文旅局局長臧著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是三省一區合作發展的前提條件。
不只是東北,放眼全國,像這樣協同發展的區域還有許多。
2015年4月底,“京津冀協同發展”被作為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之后幾年,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陸續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追求空間維度上區域內的共同富裕,是這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共同目標。
就在前述一系列國家戰略提出同期,2017年10月,旨在促進不同地區之間均衡發展,實現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全面繁榮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也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在具有行政邊界的省內,還是在區位關系緊密的省際,追求共同富裕都并非易事。
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例,2023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首都高端智庫首席專家李國平介紹,隨著協同發展的推進,京津冀區域內部的發展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擴大趨勢,原因包括城市間創新能級差距過大、創新鏈與產業鏈不匹配、津冀創新環境有待完善等。
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應運而生。
2023年6月,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旗下微信公眾號“江蘇交通”發文介紹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時提到“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三個月后,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開介紹這一小組的存在,稱其由前述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六個重大戰略領導小組合并而來,主要工作任務是“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進行制度化、具體化”,也就是從更高層面、戰略、全局上謀劃這些區域重大戰略,統籌各戰略間的重大政策。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目前,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由國家發改委區域協調發展司具體負責。
從小組成立后,中央召開的多次會議來看,各地區的發展定位得到了進一步明確。
其中,2023年9月召開的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提出,要牢牢把握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次年3月召開的中部崛起會議上提到,中部要“更好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2024年4月,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召開時又明確,西部應“更加主動服務對接區域重大戰略,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在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張可云看來,成立領導小組涉及了區域協調發展中“誰管”的問題。2024年初發表的論文中,他提到,當前,“管誰”“咋管”“管效”等一系列問題尚未有具體安排,即便在“誰管”這一領域,也應該進一步設置職能明確、權責清晰的區域政策部門或區域管理委員會。
各省級單位成立的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或成為這一問題的答案。
南方周末記者檢索發現,目前已有福建、青海、江西、廣西、甘肅、四川等省份公開提到本省省委區域協調發展小組的存在。上海市政府則在2024年10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