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冒充人民日報編輯下鄉推銷:行騙者的動機值得審視丨快評
這起事件也令人回想起一則舊聞。2006年10月8日的《青島早報》曾報道了一樁奇聞:山東一名千萬富翁冒著鋃鐺入獄的風險也要“過一把官癮”,以“國務院××辦公室主任”“前山東省××廳副廳長”等假身份四處招搖撞騙,但其目的并非錢財,“純粹是為著這個身份、這個感覺”。此次事件中,張某盡管未能成功推銷書籍騙財,但其無疑弄到了“這個身份、這個感覺”,過了“官癮”耍了官威。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據《大象新聞》報道,一名火鍋店女店員張某自稱“人民日報編輯”,取得河南洛陽新安縣某村支書李書記信任,從北京到當地“騙吃騙喝”幾天之后,又提出推銷一套高達12900元的書籍,這才敗露了行騙之實。
據警方通報,張某收集了全國各地多達七八十位村支書的聯系方式,然后以報社記者的身份添加對方微信,待逐步取得信任后與對方見面,以自己有銷售任務為由推銷書籍或郵票。
這起事件堪稱一出“拍案驚奇”,張某的“狐假虎威”手段給人以深刻印象,也有一些問題留待解答。
首先是基本事實的問題。從警方通報來看,張某既然冒充“人民日報編輯”,那么她是如何證明自己身份的?其中或存在偽造工作證件或是身份信息的事情,并且以此取得了各地村支書的信任。事件可能還存在一個制販假證的問題,公安機關有必要進行深入調查。
當事女子實施騙局的最后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