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王師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談談諸葛亮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象征
既然一定會失敗,為什么還要做呢?
因為有亡國,有亡天下。古代的國,含義和今天不同,改朝換代,是亡國;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心目中最基本的人倫,這個要是丟了,是亡天下。
面對無法戰勝的黑暗勢力,不可抗拒的時代洪流,抵抗了,失敗了,那是亡國了,但是天下不亡,因為奮勇抗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以激勵世世代代的無數的后來人;知道抵抗不了,就繳械投降,同流合污,那就不但亡國,而且亡天下。
所以雖然知其不可為,但是還是一定要有為。
這個精神,在諸葛亮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
責任編輯:陳斌
《三國志》介紹諸葛亮的祖上,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諸葛豐是西漢人,距離諸葛亮已經比較遙遠了,對我們了解諸葛亮,價值并不大。更直接的信息是,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做到泰山郡丞,郡丞是一個郡的二把手,級別應該是六百石官,比太守要低不少,但他和郡守一樣,也是由朝廷任命的,其實也就是朝廷希望用郡丞牽制郡守的意思,所以這照例是一個很容易和一把手關系非常不好的二把手。諸葛亮的父親去世得早,他的工作表現,我們其實一無所知。
諸葛亮哪里人
諸葛亮是徐州瑯琊陽都縣人?!裉煲徽f徐州,容易想到江蘇省的徐州市,一說瑯琊,則會想到山東省的臨沂,就會覺得是兩個地方。實際上,當時瑯琊是徐州下屬的一個郡國。而《三國志》明確記載:曹操的父親曹嵩被殺前,就住在瑯琊,曹操的父親被殺的地方,是諸葛亮的父親曾經擔任郡丞的泰山郡,而曹操第二次屠徐州,是屠殺了瑯琊郡的。
有研究者推測,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帶著全家逃離徐州的時間,就在曹操第一次徐州屠殺和第二次徐州屠殺之間,相當合理。
然后,諸葛玄做了豫章郡守。這個史料中有矛盾的說法,有說這個豫章郡守,是袁術任命的,也有說是劉表任命的。
但看似矛盾的內容,往往是可以兼容的:豫章是今天江西南昌一帶,諸葛玄南下到豫章,要經過袁術的地盤,所以他這個豫章郡守是袁術任命的,可能性比較大。后來諸葛玄遇到了兩個問題:第一,袁術稱帝,這個屎盆子誰都想躲得越遠越好,諸葛玄和劉表有老交情,就轉而依附劉表,劉表上表請求朝廷,任命諸葛玄做豫章太守,這樣你這個袁術任命的偽職,就得到官方認可了。但是朝廷沒有同意,另外任命了一個豫章刺史。于是又遇到第二個問題:這時孫策橫掃江東,大批朝廷任命的江東官員往江西逃,所以豫章郡一時之間,代表朝廷的力量,還相當強勢。諸葛玄把諸葛亮等下一輩,送到襄陽,自己留在豫章,但是被趕出了豫章郡治南昌,后來被殺了。
這之后,諸葛亮的處境應該是比較艱難。
升龍派與降龍派的五個分歧
于是,出現了諸葛亮生平的第一個爭議點:諸葛亮的妻子,是黃承彥的女兒,據說長得不好看。
以下,每說到一個爭議點,我都介紹兩種極端的觀點,當然,你可以想象,兩個極端之間,會有很多種比較調和的、中庸的觀點,那我就不一一介紹了。諸葛亮外號臥龍先生,支持諸葛亮的,我簡稱為升龍派;貶低諸葛亮的,我稱之為降龍派。
升龍派認為:諸葛亮這么一個大帥哥,娶一個不好看的妻子,看重的是人家的才華,不在乎顏值。何況,諸葛亮的夫人長得不好看,是黃承彥自己說的,只是人家當爹的謙虛,傳統中國人都謙虛,沒有隨口夸自己女兒貌比天仙的,也不見得真的不好看。
降龍派認為:諸葛亮看重的是黃家的家世。荊州的黃家,勢力可大了,漢末三國時代,有名的姓黃的,大多數都是荊州人,比如蜀漢的大將黃忠、東吳的大將黃蓋、荊州劉表手下的黃祖,家鄉都在荊州。尤其是黃祖,有人懷疑,黃祖就是黃承彥。因為東漢文化人都是單名,黃承彥顯然是字而不是名,而名和字的含義應該有關,名祖字承彥,那意思就是要繼承祖先的優秀德行與才干,非常合理。但可惜,史料中對黃祖和黃承彥的記載都非常零碎,空白太大,所以這只能是猜想。
不管怎么說,黃承彥是襄陽名士蔡諷的女婿,蔡諷的另外一個女婿就是荊州牧劉表,蔡諷還有個兒子叫蔡瑁,總之,娶黃家的女兒,有利于諸葛亮進入荊州的名士圈子。
當然,這里也可以調和,就是兩派人說的因素都存在,人做出一個選擇,本來就是要考慮多方因素的。
然后,第二個爭議點:諸葛亮和劉備有接觸,誰先找誰的?
升龍派認為:當然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的,諸葛亮的《出師表》寫得很清楚,“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标悏邸度龂尽芬彩沁@么寫的,諸葛亮的朋友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說,你帶他一起來見我吧。徐庶說,這位得你去請。于是劉備就去找諸葛亮,去了三次,第三次才見到。
降龍派認為:是諸葛亮找劉備毛遂自薦的,諸葛亮預感到曹操大軍快要南下了,劉表又指望不上,于是來找劉備,讓他趕緊征兵,加強防御。
降龍派的依據,是兩部北方人寫的史書,《魏略》和《九州春秋》。他們認為,劉備當時名望很大了,不會去主動見一個年輕人?!冻鰩煴怼泛汀度龂尽返恼f法,是諸葛亮成為蜀漢重臣后,要美化自己的過去,我們知道,大人物美化自己的年輕時代,這事可太常見了。當然,升龍派絕不會同意這個說法,我家諸葛丞相高風亮節,是中國古代史上獨一號的完人,豈是一般大人物可比的?當然是備備來找我家丞相的,你們引用的那些資料,是曹魏為了貶低我家丞相捏造的謠言。
再然后,第三個爭議點:諸葛亮為什么會選擇輔佐劉備呢?
升龍派認為:當然是我家丞相被備備的真誠所感動,而且,丞相是大漢忠臣,又以天下蒼生為念。當時的軍閥里,就是劉備有能力,有點皇室血脈,又不屠城,對老百姓最好。
降龍派認為:諸葛亮自己都說了,不選曹操,是曹魏那邊人才太多;不選孫權,是因為孫權能用自己,但不能完全讓自己施展才華,其實也是孫吳那邊人才多,不如劉備這邊發展空間大的意思。
這就類似于,年輕人愿意搏一把,選擇加入一個創業團隊而不去大公司上班,也是自然的想法。當然,升龍派認為,我家丞相客氣兩句,你怎么還當真了?
再然后,第四個爭議點:諸葛亮和劉備討論天下大勢,于是有了《隆中對》。
先復習下《隆中對》的基本內容:第一步,讓劉備先占有荊州和益州;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