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文學提升人性

“所謂人性的那點事兒,大家不看書,不全知道嗎?用得著寫小說嗎?小說要看怎樣提升人性,而不只是看怎樣呈現人性”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周建平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姜曉明/圖)

75歲的作家梁曉聲和他5歲大的黑色泰迪狗皮皮一起在家門口迎接我們。

“工作啦,皮皮?!绷簳月晫ζてふf,邀請我們進他的書房。我們來之前他剛剛拖了地,梁曉聲補充。梁曉聲住所的空曠程度不像是作家、學者的家。沒有高到天花板的書架、層層疊疊的新舊版書,一應從簡。

書桌上,一支鉛筆、一支紅筆,梁曉聲分別用于寫作和校正。書桌上還有兩張家人的照片,其中一幅是他的媽媽。

編輯肖詩雅說,梁曉聲對她說過,他家里最多的是鉛筆,消耗最快的也是鉛筆。每次梁曉聲交稿給她,空白的A4紙上,是梁曉聲一行行大大的鉛筆字。

書桌上放著一本新版的托爾斯泰的《復活》。我們來之前,梁曉聲就在讀《復活》。經典就是經典,梁曉聲感嘆,“(現在)全世界的小說已經不像文學了。都沒有那樣的寫法了?!?/p>

他自然地翻到《復活》的第一章,“你看,大作家就是大作家,好像自然而然地開頭了,但實際上是一種精心的構思,太奇特了?!彼o我們輕聲念托爾斯泰寫的開頭,一邊用紅筆淺淺地在書上勾畫——

“盡管好幾十萬人聚集在一塊不大的地方,而且千方百計把他們居住的那塊土地毀壞得面目全非,盡管他們把石頭砸進地里,害得任什么植物都休想長出地面,盡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凈,盡管煤炭和石油燃燒得煙霧彌漫,盡管樹木伐光,鳥獸趕盡,可是甚至在這樣的城市,春天也仍然是春天?!?/p>

開頭太奇特了,梁曉聲輕輕地點評,托爾斯泰寫太陽、青草、樹葉、花蕾、寒鴉、麻雀、鴿子、兒童,一律興高采烈;然而,“唯獨人,成年的大人,卻無休無止地欺騙自己而且欺騙別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別人?!绷簳月暷畹?。托爾斯泰寫,人們認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春天的早晨,而是他們想出來以統治別人的種種辦法。再下一段,托爾斯泰轉寫省立監獄辦公室的人認為之神圣而重要的事,就是將三名犯人送到法院受審,其中一位主犯,就是《復活》的女主角瑪絲洛娃,她被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引誘、拋棄,艱難生存,被誣告犯了殺人罪。通過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的主線,俄國社會各階層的人物、司法的黑暗面被串聯起來。

“這實際上是很偏的一個寫法?!绷簳月暡蛔越赝笥址藘身?,念到瑪絲洛娃在去法庭的路上,路過一家面粉店,門前有些鴿子。為什么是面粉店呢?他發問,又自己回答,只有面粉店才會吸引鴿子。

這是梁曉聲第四次讀《復活》。第一次,是小時候讀連環畫,知道了那樣一個故事;下鄉之前又讀了一次,不太懂;新冠疫情期間重溫,弄清楚一些混沌的人物關系。這一次,他又在比較新舊版本的分別。

“現在全世界的的小說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寫法了,讀起來不像文學了?!绷簳月曉俅胃袊@,合上《復活》。

“你開始吧,親愛的同志?!绷簳月曔@樣稱呼我,提示采訪可以開始了。

戴著領結的小狗皮皮在梁曉聲身邊的一把竹椅上正襟危坐,聽我們的對話。

梁曉聲來社里,斟酌《父父子子》中某一個人物名字的修改,當時手上只有紙巾,他在紙巾上改名字 (肖詩雅/圖)

文學養分

2020到2022年,在新冠疫情暴發的兩年多時間里,梁曉聲重讀家中書架上的中外文學,“每接連數日沉浸在讀和思考中”。

反復地讀這些書,是為了確證,自己多年前認為的好和不好,是不是對的?梁曉聲出生于1949年的哈爾濱,與共和國一起長大,早期的文學積淀來自蘇俄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和早期當代文學。他書架上的英、法、德、美、俄文學,以18、19世紀至二戰前后的小說為主。

重讀的結論是,有一些文學確如他認定的一樣好,而有一些他終于看出來,原本就是大路貨。他將中國的當代文學放入閱讀和書寫序列,也存著比較心,中國的長篇、中短篇,跟外國的比,怎么樣?

結論是,“我們的作家也很棒。我們的文學現象可能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極了不起的。我們背靠著這樣的文學現象,那在其他任何國家的文學現象面前,都可以把自己的腰桿挺得直直的?!?/p>

梁曉聲記性極佳,采訪中,提到一部作品,他會慢慢講到小說的主要脈絡、人物關系、值得反復品鑒的章節段落,口頭表達清晰,近乎書面語言。他有多年在北京語言大學任教的經歷。

他本來沒想將這三年的閱讀經驗集結成書。上一本長篇小說《父父子子》寫完,梁曉聲認為自己體力精力有限,不會再寫長篇,但寫作已經構成他的大半人生,不寫作,也不知道做什么?!陡父缸幼印返呢熑尉庉嬓ぴ娧旁诟勌鞎r說,梁老師,現在很少有年輕人這么系統性地讀世界文學了,有沒有可能你給我們文藝愛好者和有閱讀需求的年輕人,寫一本這樣的書?

2023年末,梁曉聲交付了他的閱讀筆記,完全保持最初樣貌,僅對字詞做極少的改動。

他想給書取名《與你分享》,十分樸素。編輯從他的文章中,提取“不裝深刻”這四個更鋒利的字眼,做了書名。在一篇文章中,梁曉聲寫到《人世間》的創作,自己筆下的民間,是有溫度的民間,“我眼中的人世間不可能是完全由丑態和邪惡組成的?!庇杏浾邌栠^他,這么寫,難道不會削弱深刻性嗎?他回答:可是我已經不愿再裝深刻了。

在《不裝深刻》的前言中,梁曉聲說,自己寫這本書,是“蟑螂誤入琴工指,鸚鵡虛傳鼓吏名”,做拋磚之人。

他花了較大的篇幅寫高爾基,這位在義務教育階段被推崇、到大學人文學科課堂上又被忽視的作家。他耐心地回溯高爾基的政治光譜、所屬階層、人格品性——并非身處底層,在海外與列寧成了朋友,支持社會改革,回到蘇聯;因為對政局的不認同,一度離開,到斯大林時期,又回到國內,享受著高級別待遇,盡力地保護好人。

在采訪中,他也提到自己的反思:大家“是否定了他這個人,還是否定了他的作品?還是因為否定這個人,所以就否定他的作品”?“我們對于一個復雜的人就是要從多方面來討論他,認為他的作品不值得講,那是非??尚Φ囊粋€文學觀點。他是非常有才的,早期的小說是很棒的?!彼诤芏鄨龊隙继徇^自己喜歡高爾基的《丹科》:在黑夜的森林里,為了拯救迷失的一族人,青年丹科取出自己的心,照亮他人的路,自己倒下。

從《不裝深刻》里,可以一窺梁曉聲的閱讀趣味。他直白、誠實,不受已成定論的文學史的干擾。他贊美最多的,是俄蘇文學。

他在書中寫道,“托爾斯泰源于真誠的莊重文風,屠格涅夫和都德反映普通人之人生那種發自內心的溫度,都在精神和情感上伴隨著《人世間》的創作?!?/p>

梁曉聲非常欣賞托爾斯泰身世和思想的復雜性,這個出身于貴族家庭、受過啟蒙主義影響的作家,曾幻想地主與農民和平相處;看到了沙皇軍隊的腐??;憎惡資本主義制度;在《懺悔錄》里自言棄絕了他那個階級的生活,最后在冬夜離家出走,不久病逝在火車站。列寧曾評價托爾斯泰,“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層都在洶涌激蕩的偉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點,也反映了它的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