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公共健身房“禁入特定群體”?公共空間當為全體學生共享丨快評
鼓勵男女在公共空間自然相處,共同使用公共設施,本身是在打破前現代社會各種規制強加給特定性別的禁錮,一般被視為進步與文明。這不但意味著公共資源將同時向任一性別開啟,而非傳統社會種種“男女授受不親”的性別禁臠,也為生活開啟了更多可能性,豐富了人類的生活體驗,是人文主義精神的勝利。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重慶某高校部分女生提議“禁止男生進入公共健身房”,引發關注。從網絡截圖看,重慶移通學院有部分女生以“男生太多引發不適”為由,提議禁止男生進入學校的公共健身房,出現了“丁山健身房全是男的”“能不能拒絕男生入內”的言論,但也有人在群里反駁說“健身房是公用的”。
《極目新聞》2024年10月24日報道,該健身房工作人員透露他在這自發組織的群里看到了上述言論,但只是一小部分女生提議“男生禁入”,也有很多同學表達了相反意見。目前健身房屬于試運行階段,需要預約方可進入,工作人員從未設立“準入條件”,“健身房是公開免費開放的,不可能男女區別對待”。校方工作人員也稱正在調查此事,“學校所有健身房均對學生免費開放,男女一視同仁”。
此事的焦點在于,學校的公共健身房為何出現了“禁入特定群體”的爭議。
首先,在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