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其實是黑豬,與孫悟空天生一對、互為鏡像
《西游記》誕生的時代,明代的中后期,社會主流并不是大家在冒險創業,“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那種雄渾又殘酷的時代精神,早就是過去時了。這個時代主流就是:你再優秀,也只能貼著既定的社會規則往上努力,大多數人生活的空間,不管是地理空間還是社會空間,都是相當狹小的,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里,人和人之間的內耗,要遠遠大于開拓性的奮斗。
《西游記》寫孫悟空和豬八戒,仿佛就是寫的這樣一種環境里的人際關系,他們不是兩個素質近似的人在既競爭又合作,而是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生存策略。
責任編輯:陳斌
百回本《西游記》里,豬八戒是二師兄。然而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里,卻還沒有豬八戒這個角色。元代的雜劇和平話里,則都是有“朱八戒”的戲份的,此外還可以找到一些壁畫、浮雕等圖像方面的證據。粗略推算,八戒加入取經隊伍的時間,應該在宋元之間。
朱八戒變成豬八戒,應該是為了避免讀者往明朝皇帝身上聯想而修改的。明朝大多數時候,倒是并不忌諱說到豬,但如果讓一個丑角姓“朱”,卻未免太冒犯了。
豬精的基本特征
關于二師兄的前史,可以說這么幾點:
首先,豬八戒和朱士行恐怕沒什么關系。
朱士行是中國佛教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他是三國時曹魏的人,很可能是中原漢地第一位正式受戒出家的僧人,也是第一個西行求法的人。
這樣一個人,又剛巧姓朱,就讓人忍不住猜想,他是不是和豬八戒有關?
這個,本來不失為一個有趣的腦洞。但有人言之鑿鑿地說,朱士行的法號是八戒,甚至于某些網絡百科,“朱士行”詞條就說他號八戒,這個是沒有文獻依據的。
其次,豬八戒應該是一只黑色的野豬。
《西游記平話》里,明確說“黑豬精朱八戒”;《西游記雜劇》里,豬八戒住在黑風山黑風洞,號稱黑風大王,黑更是它的招牌了。
百回本《西游記》里豬八戒也并未被洗白。他第一次出場,是觀音菩薩到長安去物色取經人,豬八戒餓了,想把菩薩當食物。菩薩對他說了一句:“你是那里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間擋我?”豕和彘,都是豬的意思,野豕就是野豬。后文書,也多次提到八戒是野豬。
野豬,自然以黑色為常見;其實古代中國的家豬,大多也是黑色的,“家家都有黑毛豬”“烏鴉不要笑豬黑”,這種民間諺語,都反映了普遍印象里,豬是黑色的。
豬八戒在高老莊,變成一個黑胖漢子,黑是他本來的膚色。
后來的戲曲舞臺上,豬八戒也是黑豬。86版《西游記》里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老師,他的伯父七齡童,特別善于演豬八戒。1962年的紹劇電影,他演的豬八戒就是只黑豬。1985年的動畫片《金猴降妖》,講三打白骨精故事,豬八戒仍然是黑皮,算是黑豬八戒最后的絕唱。
隨著中國引進的大白豬逐漸增多,首先還是戲曲舞臺上嘗試性地出現了白豬八戒,效果還不錯,而86版《西游記》之后,白豬八戒就徹底深入人心了。
第三點,豬八戒被貶之前,為什么是天蓬元帥?
《周易》里就說:“坎為豕?!必i對應八卦里的坎卦,而坎卦又對應水。也就是說,在古人的認識里,豬和水的關系比較密切,《史記·貨殖列傳》里說:“澤中千足彘”,每頭豬四只豬蹄,千足彘就是二百五十頭豬。太史公這里是說,養豬,要在沼澤之類的地方。還有,既然古代中國豬以黑豬為主,而按照五行觀念,水對應黑色,那么豬也就和水掛鉤了。
還是按照五行觀念,水對應北方,而按照道教的神譜,天蓬元帥全名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是北斗破軍星的化身,天蓬元帥也是北方的。所以豬八戒就這么著和天蓬元帥掛上鉤了。
當然,這個也就是貼個標簽,豬八戒的特征,和道教典籍中對天蓬元帥的描述,并沒有多少相似之處?!段饔斡涬s劇》里,豬八戒自稱本是“摩利支天部下御車將軍”,又是利用了佛教的文化資源,那豬八戒就應該是一只九個頭的金色的豬了。這更是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