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議保護自然,但錢難談攏?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P16的談判重點,就是讓各國拿出行動計劃和資金,但議程過半,計劃和錢都遠未落實。

責任編輯:汪韜

2024年10月20日,哥倫比亞卡利,哥倫比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長蘇珊娜·穆罕默德在COP16高級別儀式性開幕活動上致辭。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攝

2024年10月20日,哥倫比亞卡利,哥倫比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長蘇珊娜·穆罕默德在COP16高級別儀式性開幕活動上致辭。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攝

安第斯山脈間,亞馬孫雨林中,闊別兩年,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大會來到了哥倫比亞——超半數國土被森林覆蓋的南美洲國家、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2024年10月21日-11月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稱《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六次會議(COP16)在哥倫比亞的卡利市舉行,約一萬五千人參會,在同類峰會中創造紀錄。

生物滅絕的危機并不遙遠。2024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會(ZSL)發布的最新《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在50年內平均下降73%,學者警告“人類已經站在打破大自然極限的邊緣”。

2022年,COP15通過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下稱《昆蒙框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路線圖,設定2050年的4個總體目標和2030年的23個具體目標。其中,核心又緊迫的任務是“30x30承諾”:在2030年之前保護地球30%的陸地和海洋,恢復30%的退化生態系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COP16開幕式上表示,“我們有一個拯救人類的計劃,但還沒有走上正軌,本次大會任務是將言論轉化為行動?!?/p>

COP16的談判重點,就是讓各國拿出行動計劃和資金,但議程過半,計劃和錢都遠未落實。

不到20%國家“交作業”

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6個締約國都有責任交作業,制定各自的“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NBSAP,以下簡稱國家計劃)。

兩年前,COP15布置了交作業的截止日期:COP16召開之前,提交根據《昆蒙框架》修訂或更新的國家計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