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郁飛 | 最迷人的最危險:說“郁金印緤”
殷紅手印,黃金鑄像,驗應如神的誓愿,妒火中燒的君王,一件奇異的衣服和因它引發的戰爭,這是一個充滿了暴力美學的故事。
責任編輯:劉小磊
禹之鼎繪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有首較少為人注意的《憶王孫》,詞云:
暗憐雙緤郁金香,欲夢天涯思轉長。幾夜東風昨夜霜,減容光,莫為繁花又斷腸。
一時佇興之作,無本事可系,難索解處在首句“雙緤郁金香”。趙秀亭、馮統一《飲水詞箋?!芬蜃阅稀端嚵謪R考》,釋“緤”為“足衣”,即襪,“郁金香”為“襪上彩繡之花樣”。張草紉《納蘭詞箋注》取“緤”本字“紲”之義“拴,縛”,“郁金香”直解為花名,“雙緤郁金香”即“兩束或兩枝拴在一起的郁金香”。張秉戍《納蘭詞新釋輯評》亦解為“兩花相并”,另附一說:“此為系馬之繩索。郁金香為酒名?!?/p>
不論采用以上哪種說法,總覺邏輯似生硬了些,以致讀解起來不夠通妥圓轉。這就需要引入名物學視角做一點考察。
先從對“郁金香”的誤讀說起。今習見之郁金香花(Tulip)二十世紀方引入中國,在納蘭的生活年代是不可能援其物入詞的。古典詩詞中的“郁金香”,主要義項有二,其一即由李白名句延伸出的美酒之代指(張秉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