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非凡|郭晶晶:壓住人生的水花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人生中,你我總會有一些時刻,憧憬著能夠打敗生活的曲折坎坷,創造非凡。
見非凡品牌計劃,希望與眾多領域的“非凡大師”們相遇,從一張張面孔、一個個故事里,看見非凡,聽見非凡,遇見非凡。本次,南方周末對話郭晶晶,講述她賽場內外的非凡人生。
拍攝還未開始,郭晶晶已經提前到場并做好了準備——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好習慣,只不過以前身上穿的是泳衣、是訓練服;而現在,一身裁剪合體的白色西裝,簡單又得體,在海天一色的香港大嶼山前顯得格外沉靜,從容不語的大海,如同她的底色。她不再是這座城市的客居者,這里已成為她的主場。
試麥的時候,她一開口便是純正的粵語,“聽唔聽到?”在簡短交流中,她敏銳地發現對面的攝影師不說普通話,于是主動用粵語交流。這也是她主場優勢的一部分,她可以按需在英語、粵語和普通話之間切換,面對香港本地媒體,她會很自然地用粵語接受采訪。這種平易和融入的姿態,為她在香港市民心中贏得了最大程度的好感。她的精神內核,因始終保持向上的堅持、自我更新的努力,而變得與眾不同。
怕水的女孩,跳入一方泳池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冠后,郭晶晶被網民冠以“跳水皇后”的頭銜,但很少有人知道郭晶晶一度怕水,兒時她曾在秦皇島海邊嗆水,此后身體里就有了對水的恐懼。
然而啟蒙教練李芳看出郭晶晶將來必成大器,“練體育的就得要有點個性?!惫ЬУ摹皞€性”是一種極強烈的目標感,幼時她就會思考“人越怕什么就越要迎難而上”——因為想不再怕水,所以才去學游泳,誤打誤撞變成了學跳水。她在跳臺上的前半段人生,就是因這樣樸素的目的而起步。
最難的一步,是先要克服恐懼跳下去,隊里稱之為“跳冰棍”。從1米、3米,再到5米、7米,最后站上10米高臺,除了意志力之外,沒有任何捷徑。隨著訓練難度逐漸加碼,很多孩子漸漸退出,她恰恰成為那個練到最后的人。11歲時,郭晶晶的體能和技術已經凸顯出驚人的優勢,別人翻一周半,她可以翻兩周半。國家隊教練慧眼識珠,把郭晶晶納入麾下,從此“拿金牌”成了她新的追求。
此時的郭晶晶還有相當漫長的路要走。當時的女子跳水隊,伏明霞已有奧運金牌在握,郭晶晶跟著同一個教練,就像“小跟屁蟲”,連全國比賽都沒有參加過。郭晶晶的奧運征途漫長而坎坷。1996年第一次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她因為緊張未能完成轉體動作,賽后不久,她在集訓中意外受傷骨折,不得不休養了10個月。四年后在悉尼,郭晶晶再次與金牌失之交臂,這一度給她造成巨大的打擊,因為這一年她已經19歲,奪冠的黃金年齡馬上就要到頭。絕大多數跳水選手會在20歲后退役,盡管成績并不那么圓滿,但她似乎已經站在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個岔路口。
郭晶晶沒有退役,即便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并不看好她,但她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再搏一搏。表面上波瀾不驚,但內里卻跟自己較勁,屢次三番的挫敗不但沒有打倒郭晶晶,反倒給她挫出一個穩定的內核——不在意任何外界的評價,只關注自己想要的結果。這很像跳水的原則:身體必須穩住、繃緊,抬頭直視入水點,才能做到像一根針那樣筆直。
2004年雅典奧運會,郭晶晶終于在三米跳板項目拿到遲來的金牌,兩塊。外界評價她“大器晚成”,在某種程度上,這更傾向于贊美她的努力而不是天賦。但郭晶晶自己并不認可,她說“15歲就能參加奧運會,這不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自我認知穩定而清醒。再下一屆北京奧運會,郭晶晶仍然在跳。數年間,大大小小無數比賽,“四朝元老”起起落落,郭晶晶參加奧運會的心態已經相當平和。無論滿分還是失誤,不管現場如何人聲鼎沸,她的臉上似乎都不著痕跡,“連得知獲得冠軍那一刻,她臉上的微笑都是似有若無的?!?/p>
跳水23年,郭晶晶的職業生涯像是在走一條曲折的登山道,她在一次次跌跌撞撞中領悟到:“人生就是一個不穩定的十米跳臺,要一次又一次起跳,一次又一次穩住自己。擁有一個穩定的內核,才能壓出漂亮的水花?!?/p>
內核穩定,這是她在跳臺上習得的人生哲學,并貫徹于她此后的生活。
保持起跳的心,走向生活賽場
北京奧運會之后,郭晶晶并沒有馬上退役,她在2009年又參加了羅馬游泳世錦賽,連續第五次在世錦賽上包攬了三米板單人、雙人金牌,成為世錦賽雙料五連冠第一人。教練評估了郭晶晶的體能狀態,認為她甚至有可能在31歲時再第五次沖擊奧運會。
但郭晶晶選擇在30歲這年正式宣布退役,“已經在自己的領域實現夢想、超越夢想”,她更想迎接一些全新的挑戰。30歲的她覺得人生才剛剛開始,新的目標仍然在等待她確立。對于專業運動員來說,一直在一個自成體系的、相對封閉的系統里面,唯一的目標就是奪冠。但當運動員離開既定的領域,這種確定的目標就消失了,每個人都需要尋找自己的目標,也需要自己去重新確認:我是誰?
對郭晶晶而言同樣如此,“在役”是競技的考驗,“退役”是人生的考驗,“退役”甚至是更艱難的一役。郭晶晶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未來的路要怎么走,自己的目標是什么。
一個長達十年的職業轉型計劃從這時開始埋下伏筆。郭晶晶首先選擇去英國留學,鍛煉自己適應世界的能力。運動員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服從隊里的安排,甚至每天的生活日程都有人規定,但到了英國,一切必須由她獨立打理:聯系學校,完成入學申請,去找房子,一個人在倫敦進修。這段經歷使得她原本就強大的內心更加秩序井然,讓她走出賽場后仍能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人生方向。
這是個更加貼近生活的新角色,郭晶晶很快適應了它,并樂在其中。在她心里有著相當強烈的目標感,“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想要的自己,在不穩定的命運中找尋最穩定的自己?!?/p>
她在生活賽場上的身份日漸增多,每一種她都掌握得很好——無論是為體育界發聲,還是為慈善事業服務。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郭晶晶同樣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在她的價值觀里,“生活要靠自己去努力創造”,于是她帶孩子插秧、洗車,希望他們養成堅持拼搏的性格。
于是在退役后很多年里,郭晶晶持續活躍在大眾的視野里,不張揚,但人們每次都能夠看到她身上的新氣象。她的身份變得更加多元,但她努力把每種角色都做好區劃,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重點,就像小時候平衡跳板上的自己一樣,穩住跳板才能穩住身體,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每一面?!笆冀K保持一顆起跳的心,壓好人生的水花?!?/p>
回歸與刷新:游向遼闊大海
早在當年去英國留學時,郭晶晶就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自己。讀書不是“鍍金”,而是為了重新走上賽場而蓄力——同樣的領域,全新的角色,這次,她的方向是更加廣闊的大海。
學語言是第一步。英語水平不好,她就從發郵件、看報紙開始練習語句;從英國回來后,她又讀了兩年IMBA課程。再次接受媒體采訪時,一口流利的英文讓人對她刮目相看。
2018年,郭晶晶參加了國際泳聯跳水裁判員培訓班,開始進一步為當裁判做準備。那時她已結婚懷孕,卻仍然像個學生一樣熬夜復習,參加國際裁判考試。盡管技術上她很熟悉,但裁判是跟運動員截然不同的賽道,不但需要掌握所有的英文專業術語,更重要的是轉變角色思路?!皩ν粋€技術問題,運動員的角度和裁判的角度,理解可能是不同的,要學會在比賽實踐中去考量更多?!?/p>
家里每個角落都貼上了寫著專業術語的單詞卡片,三個孩子睡覺后才是郭晶晶的學習時間,日復一日。她在社交平臺上發過挑燈夜戰的照片,網友勸她不要太拼,她簡單地用一句“熬夜無法避免”來概括。這些付出還稱不上艱難險阻,那只是去往下一段職業旅程中的必經之路,從容走過就好,如同當年跳水時日復一日的訓練。她還是那個永遠追求非凡境界的運動員,只是新的賽道不限于跳臺。
2024年夏天的巴黎,人們收獲的驚喜之一便是再見久違了的郭晶晶。身著白襯衫站在跳水池旁的郭晶晶渾身散發出從容有度的氣場,而這一次,已進入國際泳聯跳水技術委員會的她,是作為裁判長出現在奧運賽事的舞臺上。
再次回到熟悉的賽場,她一方面為新生代的突出表現感到欣喜,但更多是感受到自己肩上擔負的責任。從前,她的視角是站在跳板的一端往下俯瞰,那時她只需要對自己的動作負責。而今天以新的身份出場,她需要看到的不只是這一方水池上的得失,她需要看見一切——看見整個場館,包括那些不出場的部分;看見所有人,所有發生的事;也需要對所有人負責,對她所熱愛的這項運動負責。
“我需要更好地掌控賽場,要隨時應對可能突發的狀況,要知道任何一種情況發生后怎樣解決,要有更全面的視野、更大的格局?!比澜缤ㄟ^直播畫面看到了一個全新的郭晶晶,看到她在國際賽事中游刃有余的大氣、穩健,也看到她用十年時間鍛造出新的自我價值。曾經在跳臺上閃光的王者,再一次實現了向非凡的跨越,也再次贏得了人們的敬佩和贊嘆。
“從容有度,非凡如一?!边@或許是對她從跳臺一路走上裁判席的最佳評判,那個堅定的郭晶晶始終未變。在南方周末的訪談中,郭晶晶這樣總結自己:“你喜愛的事業,去把它做好,去堅持,已經是贏家了?!睆挠境赜蜗虼蠛?,郭晶晶又回來了,她還是那個郭晶晶,但又刷新了那個郭晶晶。每一次走板起跳,每一次瀟灑入水,在人生的開合之間,如此流暢穩定,始終非凡如一。
作為華為見非凡品牌計劃系列訪談的首位非凡人物,郭晶晶在人生的不斷前行中,將外在的經歷轉化為內核的非凡力量,煉就一顆非凡之心,無論境遇如何,都能成就最好的自己。開,是開放、追求和探索;合,是收斂、沉淀和思考。這也與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不斷創新、追求突破、“敢于非凡,方見非凡”的品牌精神不謀而合。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非凡大師,每個在生命中堅守熱愛、勇敢追求的人,都是自己的非凡大師。就像郭晶晶所言,“始終保持一顆起跳的心,壓好人生的水花?!倍總€人心中的跳板下方,同樣是廣闊的海面。
網絡編輯: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