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翠柏,君子如玉

2024“君品習酒·中國書院”文化活動回首數千年君子之路。

君子,一個壓縮了華夏數千年文化內涵的詞語,一種幾乎概括了中國所有高尚道德的人格。被稱為君子之人,保留純粹之心,卻又胸懷天下;他們高蹈于凌云壯志,也低俯于慎獨謙抑,在俯仰之間,中華高尚的道德體系走過了數個千年,并在一代代傳承與發展中,形成了如今完備成熟的君子人格。

見證君子之品不斷向前的,是那些散發著書香雅韻、傳響著君子足跡的書院。自漢代設館授徒現象的興起,到唐代官設書院的出現,再到宋明書院走上巔峰,無數名士大儒以其卓絕的學識與高尚的德行,成為了君子之品的化身。

為了追尋君子的足跡,繼承古君子風骨,傳揚新時代的君品文化,2024年,習酒集團舉辦的“君品習酒·中國書院”活動,走入中國書院,在湖南岳麓書院、陜西關中書院、江蘇東坡書院、河南嵩陽書院、湖北問津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等六大傳統書院的蒼松翠柏間,回首數千年君子之路。

君子求真,正本清源

西漢惠帝四年,漢惠帝劉盈迎來了他的及冠之禮,為示慶祝,他下令大赦天下,并廢除了一條臭名昭著的“惡法”——《挾書律》。這意味著“敢有挾書者族”的黑暗時代終于過去,也預示著漢代的文化繁榮即將到來。

雖然法禁解除,但因長期戰亂以及大規模的官方焚毀,先秦古籍幾乎毀壞殆盡,即使西漢官方下令廣收書籍,并派人深入民間收集藏書、尋訪口傳文章,卻依舊“書缺簡脫”,“真偽紛爭”。為了復原先秦經典,學者們皓首校讎,并形成了以注釋、考據儒學典籍為核心的儒學流派——經學。

漢代君子們對真實與原貌的求索終于取得了進展。在《挾書律》廢除近160年后,經學家劉向父子橫空出世,他們不僅發現了大批先秦典籍,還在已有的書籍儲備基礎上,對超過三萬卷經典進行了系統性整理校對,將圖書按門類收入“天祿”“石渠”二閣,建成了中國最早的圖書館。如今依舊流傳的先秦儒家經典,絕大多數都在這一時期被復原。

隨著先秦經典的逐步恢復,以《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為核心的漢代“五經”,也成為官方學問的重點。漢代官民尚文之風高漲,不少大儒均開設私學,收徒授課,成為后世學院雛形。西漢淮南王劉安曾在如今湖北武漢修建孔廟,這里很快便成為學術傳播、交流之地,兩千余年過去,杜牧、朱熹、王陽明、張之洞等名家都曾來到此地設壇講學,原本的“孔子廟”,也成為了如今六大書院之一,被譽為“中國最古老的大學”——問津書院。

9月20日,2024“君品習酒·中國書院”文化活動走進了湖北武漢,在問津書院中禮敬先賢,君子論道,以《問津記·萬世師表》,追溯至圣先師的足跡?!墩撜Z》載:“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币虼撕笫酪浴皢柦颉贝笇β窂降那笏?、對真相的追尋。從西漢經學對經典的反復考據、辨明真偽,到問津書院學子叩問人生津渡,找尋大道,君子求真的品格從中得以彰顯。兩千余年后的今天,赤水河畔的習酒亦在不斷考據古法、鉆研新知,與漢代求真之風形成了絕佳呼應。

共治,先天下之憂而憂

與隱士不同,君子之路,往往入世?!墩撜Z》中曾記錄:在面臨出世與避世兩條路時,孔子作出了振聾發聵的回答:“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彼麍远ǖ剡x擇了與世人同行,并以此為道,永不更改。

君子入世之道,在北宋時期被推向了頂峰。官辦書院自唐代便已興起,到了宋代已形成了頗具底蘊的書院傳承,依托這些書院,一批積極參與國事的士大夫以萬夫莫當之勢走上了歷史舞臺,史稱“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北宋慶歷三年,宋仁宗鄭重打開了存放前代皇帝御用書籍筆墨的天章閣,并召集范仲淹、富弼等能臣進入奏對。早已憂心天下的范仲淹寫出了《答手詔條陳十事》,不久,以此為綱領的“慶歷新政”,轟轟烈烈席卷了北宋,令政壇風氣為之一新。

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韓琦……無數響徹千古的君子之名在此時出現,他們胸懷國家社稷,將一腔熱血化為利劍,欲斬斷北宋積貧積弱的困局。為了培育人才,自慶歷四年起,北宋先后掀起了三次興學運動,大量書院被修繕一新,并因名士的執教而重回榮光。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的河南嵩陽書院,便是其中之一。司馬光、范仲淹、韓維、李綱、朱熹、呂海等宋代士大夫均曾在這里講學,傳播淵博的學識與高尚的愛國情懷。

登封市嵩山南麓,延東方之文脈,蒿陽書院史卷墨香裊裊縈繞。

同樣在慶歷四年,范仲淹寫下了那句激勵無數古今君子的話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決心即使在慶歷新政失敗、北宋陷入黨爭時,依舊振聾發聵。

除了范仲淹自己,蘇軾也是這一決心的實踐者,他即使身處混亂的斗爭中,依舊堅定地守望著自己的國家與百姓,不為利益而迷失,因此在黨爭中顯得“不合時宜”。在宋神宗熙寧變法之時,蘇軾因討論新法弊病而遭到針對,并自請離京,又因變法派的報復而深陷烏臺詩案,幾乎喪命。而在元祐年間,保守派掀起了“元祐更化”,熙寧變法宣告失敗,蘇軾的人生也因此迎來轉機??商K軾卻又表示:“其意專變熙寧之法,不復較量利害,參用所長也?!迸形鋽嗟厝鎻U除新法,并支持部分對百姓有利的變法條款,因此又被連續貶謫。

然而君子之可貴,便在于寵辱不驚,豁達舒朗,無論身處哪里,蘇軾都能有所作為,造福于民。在江蘇無錫的東坡書院,“君品習酒·中國書院”則以東坡最愛的美酒,致敬矢志不渝、心憂天下的君子東坡。

宜興東坡書院,桃李遍于天下。

范仲淹的為天下而憂,蘇軾的“不合時宜,只為百姓”,都揭示著士大夫共治時代,宋代君子已形成與國家同存亡的愛國之心,將自己與國家深深綁定。南宋后期,元軍南下破長沙,湖南著名書院岳麓書院被鐵騎與烈火摧殘為滿地瓦礫,而在這場慘案中,書院數百名學生均未逃跑,勇敢與敵人搏斗,大多為國殉難。

這是一首宋代傳唱至今的悲歌,也是君子愛國之心的見證。如今,愛國已成為了鐫刻于中國人靈魂的信仰,并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形式。來自鰼部酒谷的醬香天驕——習酒,秉持綠色環保的生產理念,保護祖國山河;傳承弘揚君品文化,以君子之品,踐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千年雖過,愛國的拳拳之心,卻從未變過。

義理,居敬持志

《宋史》載:“視庠序如傳舍,目師儒如路人;季考月書,盡成文具?!蹦纤沃?,戰亂頻仍,百廢待興,書院文化也隨之落入低谷。然而就在同時期,以北宋“二程”(程顥和程頤)學說為基礎的理學逐漸興盛,并形成了閩學、湖湘學派等諸多流派。

在南宋乾道三年,岳麓書院發生了一場改變學界的事件,令書院重新獲得了人們的關注。閩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前往岳麓書院,拜訪擔任教職的湖湘學派名家張栻,開展了一場圍繞《中庸》之義,歷經“三日夜”的講學與辯論,被稱為“朱張岳麓會講”。這場會講轟動了天下,數千學子不遠千里趕來聽講,正如全祖望在《答張石癡征士問四大書院帖子》中說:“故厚齋(王應麟)謂岳麓、白鹿,以張宣公(張栻)、朱子(朱熹)而盛?!边@場會講過后,岳麓書院也隨之成為南宋影響最大的四大書院之一。

時至今日,岳麓書院依舊承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站在岳麓的青瓦之下、白墻之中,千年前的那場君子之辯,仿佛從未離去。

2024“君品習酒·中國書院”文化活動,習酒來到岳麓書院門前的赫曦臺,既為觸摸歷史,也為文化尋根。

作為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朱熹不僅對岳麓書院貢獻良多,也讓一個廢弛上百年的書院在南宋煥發新生,這就是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本為唐代李渤隱居之所,由于李渤好養白鹿,因此有“白鹿先生”之稱。數十年后,李渤作為江州刺史回歸,并建立白鹿洞,這成為了南唐時期李善道、朱弼講學的所在,一時名聲大噪,與金陵國子監齊名。然而時至南宋,白鹿洞早已傾圮,成為了一座廢墟。

淳熙六年,朱熹走入白鹿洞遺址,并呈報朝廷,請求修復白鹿洞書院。經過了近一年時間,朱熹在修復一新的書院中擔任洞主,并制定了中國教育史上的綱領性學規《白鹿洞書院揭示》,成為后世學規之范本。

作為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對君子品行有了更具體的要求。他曾寫道:“夫學問豈以他求,不過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彼鲝垺熬泳础薄傲π小?,推崇專一的品質與在精進道路上的不懈努力,這成為了后世君子提升自身修養的準則,也進入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體系。

10月31日,2024“君品習酒·中國書院”文化活動走入朱熹當年重建的白鹿洞書院,這座書院如今已成為“海內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培養出了南唐狀元詩人伍喬、明末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等杰出人才。在這場文化高會上,習酒以舞臺劇《白鹿洞記:雅歌余韻》,重現了當年朱熹與白鹿洞的不解之緣。

有“天下書院之首”美譽的白鹿洞書院。

習酒對君子足跡的追尋,不止于文藝層面的再現,更在于精神層面的傳承。無數習酒工匠秉承傳統釀造工藝,在專一的學習與執著的探索過程中,構建形成了習酒“優質優產”特色生產工藝體系,涵蓋制曲、制酒、貯存、勾調、包裝5大工法,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上承醬香型白酒優秀傳統釀造工藝之根源,下啟新時代醬酒品質之路,以不斷問道高境的技藝追求,續寫著君子居敬力行的崇高品質;9月的習酒秋收論壇上,還舉行了貴州習酒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授牌儀式,引入更多國內外頂尖科研人才,不斷以君子“力行”之品,攀登白酒技術高峰。

良知,知行合一

明代正德元年,中國古代哲學的一次奇跡在悄然發生。王陽明因得罪宦官而被貶謫至貴州龍場,在遠離紛爭的環境里,他心有頓悟,開啟了影響數百年的“陽明心學”,這一事件被后世稱為“龍場悟道”。

在王陽明的理論中,君子的涵義再次被深化,他將君子崇高的道德認知稱為“良知”,認為“知善知惡是良知”,并推崇“知行合一”。這些學說,在他于問津書院執教時得以傳播。

而在萬歷十七年,另一個人因陽明心學而受益匪淺。由于剛正直諫,不屈服于魏黨,工部尚書馮從吾被削官籍。在罷官后,他潛心“關學”,融和程朱理學與陽明心學所長,主張“性善”之說,并在如今的陜西開辦書院,因書院傳播“關學”,且欲闡明“允執厥中”四字,因此名為“關中書院”。

如今,“良知”與“性善”已然成為君子品質的重要組成,正如習酒《君品公約》所倡:“明德至善,敬商愛人?!睙o數習酒人秉承心中良知,以誠懇愛人的至善之心,釀造品質卓絕的醬香美酒,每一滴醬香馥郁的酒體中,都凝聚著習酒人對君子之品的不懈追求。

在陜西關中書院,習酒以赤水河畔的良知之釀,呼應書院的君子之風。

2024“君品習酒·中國書院”文化活動,不僅是對中國古代書院的尋訪,更是當今崇尚君子之風的習酒,對君子人格形成歷史的探尋。一代代君子走出書院,走向各自的時代,而他們終將回來,有時作為講師,傳播他們偉大的理念,有時則作為精神的象征,成為千百年傳承不息的君子榜樣。

從漢代問津書院的君子求真,到宋時嵩陽書院承載的愛國情懷,到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的居敬力行,再到陽明心學的“良知”、關中書院的“性善”,君子之品走過數千載風霜,成為了一座鐫刻中國傳統道德內涵的豐碑。秉承君品文化的習酒,則以精熟的技藝、卓絕的品質、赤誠匠心為這座豐碑作注。

何以君子?也許這個問題無人可以道盡,因為君子人格集結了中華民族幾乎所有美好的德行。荀子說,“君子,貴其全也?!彼未笕迳塾簞t在《宋元學案》中,將君子這般“全德之人”稱為“全人”。君子的胸懷里有萬古悠遠、千里江山,漢骨唐韻與宋明風雅構成了山川聳峙,百家爭鳴與三教哲學合流為碧水迢迢,人們只能以畫筆描摹,以文字贊頌,卻永遠無法彰顯其全貌。

然而我們依舊可以追尋君子的足跡,在書院翠柏間掀開歷史文化的青簾,得仰高山。當“君品習酒·中國書院”走入書院,承君子之品,行君子之風的君品醬香與前人曾踏足的土地在無聲唱和,氤氳的酒氣中,當聞千古君子跫音。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