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礪鋒 | 在陸秀夫遺像前的沉思
在建湖的景忠書院中陳列著二百多幅歷代詩、聯,其中以當代詩人流沙河手書的一副對聯最愜我意:“宋滅無降帝,陸沉有秀夫?!?/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小磊
本文作者莫礪鋒在建湖陸秀夫紀念館留影。
我早就知道陸秀夫是江蘇鹽城人,也知道鹽城有一座陸公祠,卻一直沒能前往拜謁。日前應邀到鹽城作講座,心想機會總算來了。沒想到正逢祠堂修繕停止開放,我不得其門而入。鹽城的朋友見我失望,便安慰我說陸秀夫的出生地是鹽城所屬的建湖縣建陽鎮,那里從明代起就建有陸秀夫讀書處、忠烈堂、景忠書院等紀念性建筑。近年在民間發現了一方刻于明萬歷年間“宋陸忠烈公讀書處”石碑,地方政府以此為依托,在原忠烈堂的遺址上興建了陸秀夫紀念館?!邦镣^之?”剛結識的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李向民正巧是建湖人,便自告奮勇幫我聯系他的建湖老鄉為我當向導。次日清晨,我便乘坐友人之車直奔建湖而去。高速公路兩邊的欒樹掛滿一叢叢的蒴果,鮮紅如火,為斑斕秋色平添幾分生氣。
不久車下高速,轉入紀念館的甬道,迎面便是題著“君實坊”三字的高大牌坊。陸秀夫字“君實”,“君實坊”意即陸秀夫故居所在的街區。候在牌坊下的幾人迎上前來,內有建湖的縣委書記陳霞、宣傳部部長陳偉等,都是李向民的朋友。昨晚李向民只打了一個電話,他們便忠于所托,畢竟是君實故里,故民風淳樸如此!寒暄之后,我們便向陸秀夫紀念館走去。
紀念館的主體建筑是一座大殿,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我們先進大殿參謁。殿正中是陸秀夫的雕像,他身穿朝服,手執朝笏,正襟危坐,頗有朝廷重臣的威儀。但是雕像通體鍍金,金光閃閃,頗似一尊佛像,我私心以為不然。這座紀念館是二十多年前興建的,也許如今地方經濟發達,主事者便想為古代的鄉賢“重塑金身”。但陸秀夫原是一位名儒,又是殉國的烈士,其像應以嚴肅莊重為妥,這才更加切合雕像兩側的對聯“海上孤臣丹心不泯,人間忠烈正氣長存”。我以前從書上見過一幅南宋彩繪的陸秀夫像,雖曰“彩繪”,也只有官服略帶青綠色,整個畫面相當樸素,這才符合陸秀夫的身份。
講解員帶我們走出大殿,走進左側的“景忠書院”,院門匾額乃舒同所題。院內在很醒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