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國:我想抓住虛空

作為“在觀念主義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遠的中國雕塑家”、中國當代藝術最早參與者之一,隋建國的經歷特殊且不可復制,他邁出的每一步都同中國社會與文化的巨變深刻相關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楊子

(受訪者提供/圖)

步入北京西海藝術館的第一眼,你必然會看見地上巨型的人體骸骨雕塑,白骨森森的巨人如今倒伏此處,但并不令人心生畏懼,空洞的雙眼和依然向前方伸探的指骨,似乎還在指向某些未完成的事物。順著巨骸指向和遙望的方向看去,便能看到另一件名為《時間咒語》的雕塑作品:一枚略帶斑斑銹跡的星球,懸浮在金屬的軌道之中,緩緩轉動,馬達聲低沉喑啞,仿佛亙古的嘆息。

這兩件作品,兼為“跬步與徘徊:隋建國1974-2024”的序曲與終章,展覽跨度為半個世紀,是藝術家從藝以來的大型回顧。作為“在觀念主義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遠的中國雕塑家”、中國當代藝術最早參與者之一,隋建國的經歷是特殊且不可復制的,他邁出的每一步都同中國社會與文化的巨變深刻相關,幾乎是一代人的縮影。

山東藝術學院雕塑系師生合影,左一為隋建國(受訪者提供/圖)

“我根本無從想象古代繪畫的色彩”

因為名字的關系,隋建國往往被認為是共和國同齡人,但其實他是1950年代生人,上小學的時候,因為“文革”,被迫中斷學業,后成為青島國棉紡織一廠的青年工人,三班倒之余,唯一的理想是當個業余畫家。

他把1974年標記為他從藝生涯的起點,因為那一年,他正式拜師學畫,一開始,學的是水墨。展廳里,能看到他當年學畫時的手稿。

時隔半個世紀,在央美執教多年、已經具備專業藝術家和教育者眼光的隋建國,回看稚拙的少作,依然感到深深的缺憾:他格外用力在造型與形狀的肖似,卻不懂得水墨其實是筆的藝術,東方繪畫另有一重精髓在于筆性。沒辦法,在那個時代,他所能占有的視覺資料太少了!他大量臨摹,宋代郭熙、元代黃公望、明代唐寅、清代石濤……一路下來,“我發現我臨摹的所有古代繪畫都是黑白的,因為我根本無從想象它們的顏色,就算原作是青綠山水,我看到的也只是黑白印刷縮略圖?!?/p>

當時他對照臨摹的是一本文物出版社的《黃公望與仇英》,開本小小的,黃公望長達數米的《富春山居圖》長卷,在這小冊子上不過是只占頁面三分之一的一幅小圖?!翱s略得不能再縮略了,根本沒法看清原作的筆觸,我得拿放大鏡看,然后一點點移植式地臨摹到我自己的畫面上,我估計連我老師也沒看過原作。所以在古代,印刷術普及之前,如果不是王公貴族或知識精英,平民百姓不可能成為畫家,因為你永遠見不著真正的好畫?!?/p>

正是這種資料的匱乏,讓他在今天擁有了一座私人小型圖書館。出國時近乎饑渴地買美術書籍,他在書房里坐擁數萬冊圖書,必須靠嚴格的編目和升降樓梯才能查找,巨大的書桌上平鋪著他最近需要用到的畫冊與書籍,每隔一段時間,就換上一批。巨大的書房,巨大的書桌,巨大的工作室……所有高大的空間似乎都激發著雕塑師征服這個空間的雄心,“可以說如果沒有798,中國雕塑家永遠不會去做大型作品?!?/p>

《衛生肖像》,石膏與綜合材料,1989年(受訪者提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