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失”重
萬達有四次轉型:走出大連,轉型商業地產,轉型文化企業,跨國發展。如今,這四次轉型的成果正被逐一拋售。
“萬達現在等于資產全都擺在‘貨架’上。有錢你就可以買,價格也足夠低?!?br />
2017年起,股債雙殺、回A失利、對賭到期。那年王健林63歲,對這場危機的處理持續到了他70歲。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品牌,一流企業賣標準?!?021年至2023年,萬達商管的利潤在逐年增加。
發自:北京、天津、深圳、珠海
責任編輯:張玥
位于北京國貿的萬達CBD。南方周末記者 梅嶺 攝
位于北京東三環的國貿橋,是北京最為忙碌的交通樞紐之一。每天,有超過30萬人從四面八方經由這座立交橋,涌入總面積僅7.04平方公里的國貿CBD辦公。
在國貿CBD的核心區,緊鄰“全球店王”SKP購物中心和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是一座由三棟高樓組成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其中有五星級酒店、5A級寫字樓、百貨商場等業態。
這就是王健林在18年前拿下的萬達集團首個CBD項目,被內部定義為標志性戰役。2008年,王健林將萬達總部遷至這里的B座大廈,他也長期在此辦公。
在長達十六年里,這棟大廈從未對外出租、出售過。但隨著萬達不停地“賣賣賣”,這座大廈也在2024年4月賣出,新華保險、中金資本成為萬達CBD的新主人。
“萬達今年賣了得有幾十棟樓。年初他們搬離這里,新業主入駐后,剩下五層沒用完,B座這才歷史上首次對外招租?!币試Q地區為業務范圍的商業地產中介們,提起萬達來滔滔不絕。
10月下旬,南方周末記者以尋租者身份來到這里,接待負責人的風格依舊很“萬達”:掛著藍色的萬達工牌,一身正裝,“現在這是國貿地區最火的一棟樓,我們規劃是整層整租,并且會審核客戶資質,價格約為7.5元/平方米/天?!?nbsp;
這個價格在國貿CBD屬于中等檔次。走進大廈,空置的五層樓里,依然隨處可見萬達的影子,前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Logo還沒拆掉,棕紅色的實木硬裝,黑色的皮革沙發,帶著一定的年代感。
桌椅十分整潔,進門右側的宣傳墻上,“國際萬達、百年企業”的口號下,貼著過去的種種榮光。成立36年來,這家公司的口號從最初的“老實做人、精明做事”,到“共創財富、公益社會”,再到國際和百年。
王健林在十年前曾說,“萬達用了25年時間發展,真正邁出轉型步伐整整20年”。他總結萬達經歷了四次標志性轉型:走出大連,轉型商業地產,轉型文化企業,跨國發展。
但從2017年開始,這四次轉型的成果被一一拋售。文旅、酒店賣給融創與富力,電影賣給儒意,百貨賣給蘇寧,百年人壽賣給綠城,并清空了AMC、游艇等大部分海外資產。
“萬達現在等于資產全都擺在‘貨架’上賣,有錢你就可以買,價格也足夠低?!奔尤肴f達超過十年的陳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參與和見證了北方地區一座萬達廣場從無到有、再到今年初被賣出的整個過程。
這是近18個月以來,萬達賣出的第十七個萬達廣場,北京CBD總部是第十九個。根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萬達已賣出32座廣場。它們曾是萬達商業地產最優秀的產品,也是王健林表示過永不放棄的資產。
網傳萬達的下一個總部,是距北京2260公里外的珠海橫琴國際商務中心。多位萬達在職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搬到珠海的是商管業務,他們負責商業物業的運營和管理?!?/p>
2019年,王健林對商管業務的展望是1000億元——“只要繼續持有商管業務,萬達集團將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但隨著這部分業務赴港上市的失利,為解決上市對賭問題,2024年3月,王健林將萬達商管的控制權交予了單偉建創立的被譽為“亞洲小黑石”的太盟投資集團。
10月2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年百富榜。王健林以290億元財富位列第157位。八年前,他第三次成為中國首富時,身家達到3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50億元),那一年,萬達集團總資產逼近8000億元。
萬達“賣賣賣”就像一出連續劇。10月,蘇寧易購與永輝超市先后向萬達追繳股份回購款,合計超過86億元。
王健林和萬達,現在還剩下什么?以收購韓國第一銀行、深圳發展銀行聞名的單偉建,重注萬達,買的又是什么?
萬達速度
萬達集團的第一個總部,是位于大連市的萬達大廈。
2015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萬達哲學》一書,集合了王健林的演講和內部會議講話。根據書中信息,萬達于1988年成立,最初的名字叫“西崗住宅開發公司”。
王健林用“私生子”一詞來形容最初的萬達。因為這是區政府與另一家公司聯合成立的,并不屬于完全的民營企業,王健林借款100萬元,湊上了注冊資金。在那個什么都需要票的年代,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嚴格控制,大連只有三家企業能拿到項目指標。
成立半年后,“西崗住宅開發公司”什么項目都沒有。王健林找到當時主管城建的領導,表示“不管在什么地方,批一點,讓我們有活干,能吃飯就行”。對方讓他改造市政府北側的一片棚戶區,這無意中讓萬達成為全國第一家做舊城改造的企業。
1992年年底,公司銷售額達到20億元,占當時整個大連房地產市場約20%。王健林花了2000元登報征集公司名,最終選定了“萬達”,寓意“萬事皆通達”。
1993年的分稅制改革,拉開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財權上收中央后,土地財政逐漸成為地方政府新的收入支柱。賣地,對于地方政府、地產商、商業銀行這三大主角而言,都成為了日益重要的財富引擎。
《萬達哲學》這本書中,王健林在多個場合頻繁提及,在不同階段,宏觀調控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對資金鏈、現金流的持續性焦慮貫穿了他與萬達的36年,并且促成了萬達的四次轉型。
更名“萬達”的1992年,公司在大連已經沒有空間再持續增長,王健林認為企業要走出大連。那個年代的口號是“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萬達選擇廣州為第一站,從區域公司成為全國性公司。
當銷售額逼近百億時,王健林“老是憂慮”,他認為住宅地產的局限性在于有項目才能有現金流。但當項目停止,或全國出現大的經濟周期時,該怎么辦?
2000年年初,王健林召開了一場持續三天的會議,思考如何才能獲得“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多元化的探索方向一度包括了電梯、變壓器、制藥廠、超市、外貿等領域。
最終,萬達選擇做租賃業務,從大型購物中心入手,它開始第二次轉型,由住宅地產變為商業地產。自此,萬達廣場成為王健林的壓艙石。
截至2022年底,萬達廣場遍布全國224個城市,共有473座,持有物業面積規模全球第一。
起步時,中國還沒有商業地產的概念。王健林將它定義為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