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一起走過 | 引領“智愈”,成就“治愈”
2024年6月12日,南方周末聯合羅氏制藥共同發起#當我們一起走過#專欄,并已發布六篇專題故事。我們見證了醫患攜手、社會各界協作,為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帶來切實改變。
實例就是實力,這些故事喚起無數患者與肺癌抗爭的信心,在這段旅程中,患者們不再畏懼面對癌癥的挑戰,而是在現代醫學的進步和社會力量的支持下,找到了長期生存與回歸生活的希望。
為幫助早期肺癌等更多患者更好地走向“治愈”,更多努力正在被付諸行動:正值第24個國際肺癌關注月,羅氏制藥于2024年11月6日在第七屆進博會正式發布“在一起 引領智·愈”羅氏早肺品牌,攜手多方共議以“智”賦“治”,助推中國早期肺癌診療邁入“智愈”新時代……
有今日的成就,離不開往日的深耕。本期文章中,我們將回望中國肺癌診療發展的來時之路,聆聽科技進步與人文關懷共同奏響的生命樂章。未來,讓我們繼續攜手同行,見證醫學智慧讓“治愈”更進一步。
每一次門診時,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侯雪教授都能感受到這數十年來,中國肺癌診療進展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她回憶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跟著導師出門診時,一天的門診量是30個患者,她在本子上記下每位患者的名字、病情和就診時間,筆記工整而嚴謹。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侯雪教授
隨著肺癌治療方式的進步,患者生存時間逐漸延長,越來越多患者已經與她相伴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成為了定期相見的“老朋友”,她記下的名字也越來越多。如今,她的門診一天接待的患者已接近百人。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金時教授介紹道,“近年來,肺癌的5年生存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很多年前,肺癌的5年生存率還不到10%,而現在,有些患者群體的5年生存率能夠達到30%?!?/span>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金時教授
“現在,越來越多患者可以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又找回了人生的無限可能。”見證了這些具象的變化,侯教授對于自己工作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感觸。
“共同攜手走過抗癌這段充滿挑戰的旅程,對于醫生與患者而言都非常珍貴?!?/strong>金教授感慨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為醫者,我們需要幫助他們有信心開啟第一步?!?/span>
癌癥從來不是輕松的話題,每一位被確診的患者心頭都籠罩著巨大的陰影,癌癥的字眼仿佛判決書般冷酷。然而,醫學在進步,治療方式在完善,“只要我們一起堅持,攜手前行,長期生存并非遙不可及。”侯教授表示。
從醫學到政策,
推動國際前沿成果惠及患者
肺癌是惡性腫瘤中的頭號殺手1,與它的抗爭堪稱人類疾病史上最艱難的一場戰役。
在十年前,對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化療幾乎是唯一的選擇。然而,化療藥物的劇烈副作用讓人們面對腫瘤治療時充滿恐懼——脫發、惡心、免疫力下降,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治療方式,仿佛是在癌細胞和健康細胞間的“硬碰硬”。許多患者因為無法承受副作用或治療效果有限,不得不中斷治療。
隨著醫學的進步和政策的推動,肺癌診療水平正不斷提升,中國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也逐步縮小。侯教授親歷了這一領域的巨大變遷,“以惡性程度較高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肺癌為例,過去我們主要依靠化療,面對這類患者時幾乎無計可施。但近10年來,阿來替尼等靶向藥物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局面?!?/span>
她提到,近年來,肺癌診療指南不斷更新,靶向治療逐漸成為常規手段,肺癌診療也正邁向更精準、更智慧的新階段?!艾F在遇到肺腺癌的患者,我們會建議他先進行基因檢測。如果能找到靶點,會給整體治療方案帶來較大的改變?!焙罱淌谘a充道,“我們常常跟患者說,對于腫瘤治療,最重要的是找準方向,保證我們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而不是一開始走得有多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侯雪教授
“有了靶向藥物等創新治療方式,患者不用經常到醫院來,從生活質量、心理等各方面都滿足了患者多元化的需求,讓患者可以不把自己當作患者,而是當作一個健康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帶瘤生存?!苯鸾淌诒硎?。
這些進展不僅縮短了國內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也讓越來越多的患者看到了長期生存的希望,甚至有機會回歸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醫學水平的提升,推動了患者診療效果和就診體驗的進步?!苯鸾淌诰驮娺^這樣的案例。
易阿姨是一名ALK陽性晚期肺癌患者,金教授第一次見到她時,了解到她已在國內外輾轉多地,經歷了不同醫院給出的治療方案,但依然對自己的病情和療效心存疑慮。2020年,易阿姨出國求醫的道路受阻,焦慮的她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找到金教授,希望能繼續獲得高質量的治療。
“給患者做精準和個體化的治療,就是給每個人找準最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法?!苯鸾淌谶@樣形容自己的診療理念。
結合易阿姨之前的就診經歷,金教授決定要充分發揮醫院的整體優勢和自己??茍F隊的力量,幫助她找到屬于自己的治療方式。在對易阿姨悉心照顧的過程中,金教授讓她階段性地了解自己的病情狀態,感受到國內治療的優質水準,逐步化解了她的內心擔憂,同時增強了她戰勝疾病的自信心。
這種信心不僅源自醫生的關懷與個性化治療方案,也得益于中國在肺癌靶向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領域與國際同步的快速發展。以ALK陽性肺癌早期治療的全球性臨床試驗ALINA為例,中國的專家團隊不僅參與其中,還擔任了全球Co-Leading PI(共同首席研究員)。
基于這項研究結果,阿來替尼ALK陽性早期肺癌輔助治療適應癥獲批,改變了ALK陽性肺癌早期患者的治療格局,為這些患者帶來“治愈”的可能性。在侯教授看來,能夠參與全球領先的臨床試驗,既是對中國科研水平的肯定,也是為國內患者帶來更多創新治療選擇的重要途徑。
肺癌創新藥物的研發進展迅速,而要真正惠及患者,離不開政策層面的支持。對藥物審批流程加速于患者而言的重要性,侯教授有著深刻體會:“在十多年前,國外前沿的藥物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進入中國。但現在,我們基本可以做到與國際上市時間無縫銜接。”
“現在國內藥物獲批速度非???,極大地滿足了我國肺癌患者的治療需求?!苯鸾淌谘a充道。以阿來替尼為例,其新適應癥在國內快速獲批,為中國患者帶來了與全球同步的治療機會。
與此同時,醫保準入等政策也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阿來替尼等創新藥物快速納入醫保為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幫助與希望。對此,侯教授表示:“現在,很多創新藥上市不到一年就能夠進入國家醫保,使大多數患者都能用得上、用得起,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金教授表示,“近年來,我們國家的醫保為患者帶來了許多利好。尤其像腫瘤這類需要長期規范治療的疾病,醫保很大程度上幫助改善了治療藥物的可及性,也減輕了患者經濟方面的壓力?!?/span>
正是因為多方的智慧與合力——科學研究的突破、政策的支持、醫生的不懈努力,才讓肺癌治療從過去的“追趕”國際水平,變成了如今的“并肩前行”。正如金教授所言:“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戰勝癌癥的夢想并不遙遠?!?/strong>
為更多人走出一條“智愈”之路
六年前,易阿姨被確診為ALK陽性肺癌時,內心一片迷茫和恐懼。她無數次問醫生,自己還能活多久?如今,在金教授團隊的幫助下,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每三個月讓她緊張的復查,到可以暢快地與家人外出旅行,在這場抗癌戰斗中,她逐漸找回了生活的尊嚴。
易阿姨的故事并不是個例。侯教授曾接診過一個剛滿10歲的ALK陽性肺癌患者。“有時你甚至想都不敢想,這么小的孩子居然會得肺癌,他的人生都沒開始。”她感嘆道,“好在,在接受靶向藥物等創新治療后,腫瘤達到了完全緩解,他跟普通孩子一樣回到學校里繼續學習,現在已經在上初中了。”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這些故事越來越多見,而患者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元。過去,很多癌癥患者在確診后,只能將精力全部放在與病魔的斗爭上,往往忽視了生活質量、心理健康以及社會支持。
對此,金教授表示,“現在,醫學診療模式正悄然發生轉變,從單純針對疾病的治療,逐漸發展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我們不僅關心患者的腫瘤進展,更關注他們的情緒、家庭支持以及生活質量?!?/span>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金時教授
“在肺癌這類大病的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的不僅僅是醫學的支持,還有心理的支持。在每次看診時,患者不僅會談論身體感受,也會有很多心理問題向我們傾訴。有時,你能很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心里這一關是過不去的?!焙罱淌诒硎?。
“我們在每一次門診過程中,會不斷地向他們普及治療相關的知識,在必要的時候多跟他們聊一聊,幫他們建立治療的信心,支持他們能夠繼續走下去?!焙罱淌谘a充道,“作為距離患者最近的醫生,很多時候我們不僅要‘治愈’疾病,更要‘治愈’人心。因此,我們需要關注患者的診療體驗及需求,及時疏通‘難點’和‘堵點’,為他們就醫的全程提供更全面的支持?!?/span>
正因如此,基于對患者需求更全面、更深層的洞察,結合前沿的數字化手段,各大公立醫院紛紛為醫療服務插上“智慧”與“關懷”的翅膀,通過“云診室”、智能預約系統等,為患者提供更舒心、更便捷、更及時的診療體驗,陪伴他們更好地走向“治愈”。
據侯教授介紹,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設有一個心理舒緩門診,也逐步建立了一些患者社群,侯教授說:“患者們需要互動和互助,對他們來說,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同等重要?!?/span>
金時教授表示,“心理和精神的支持是患者勇敢面對疾病的支柱,而醫學探索和治療手段的突破是患者重獲生命希望的根本。在這場與癌癥的漫長戰爭中,醫學不僅是在與時間賽跑,更在不斷地拓展治療的邊界,實現醫療領域的跨越式發展?!?/span>
過去,對于一些罕見靶點或者無驅動基因的患者,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極其有限,他們的生存希望也因此大大受限。然而,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這些曾經“無路可走”的患者,逐漸看到了新的曙光。
在這條追尋治愈的道路上,羅氏是同行者亦是先驅者,始終秉持“先患者之需而行”的理念,并以“精準治療”與“學科賦能”為關鍵詞,在肺癌多個關鍵領域敢為人先。
近年來,羅氏不僅帶來多款突破性創新治療方案,還不斷進行業內前沿探索,在研發創新、肺癌診療全鏈路及學科發展、患者關懷及服務等多維度持續發力,為處于不同疾病階段的肺癌患者拓寬走向“治愈”的光明之路。
當下,隨著公眾早篩早診意識的逐步建立,早期肺癌已是肺癌防治的關鍵陣地,羅氏也早已躬身入局。2024年11月6日,正值第七屆進博會和第24個國際肺癌關注月,羅氏制藥正式發布“在一起 引領智·愈”羅氏早肺品牌,聚焦早肺診療未盡之需,借助進博大舞臺,共議以“智愈” 實現治愈,借助更加智慧化的方案賦能研發創新、肺癌診療全鏈路及學科發展、患者關懷及服務等多維度,以“智”賦“治”優化患者診療全旅程,助推中國早期肺癌診療邁入“智愈”新時代,讓更多肺癌患者走向治愈。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進博會展臺上,羅氏展臺的“智愈”照相館互動體驗吸引眾多觀眾駐足。這一互動裝置將生成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三十年后的影像,讓每個人都能看到未來的自己,讓未來的無限可能變成現實。“治愈”橫跨時間洪流,讓曾經因疾病焦慮的易阿姨邁向更精彩的“第二春”,也讓不幸的10歲孩童成長為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青少年,更讓曾因肺癌而“暫?!钡娜松俅螕碛杏峦鼻暗膭恿?。
在一起引領“智愈”,續寫更多可能
在肺癌面前,每個人的抗爭故事都承載著勇氣和執著。南方周末聯合羅氏制藥共同發起的#當我們一起走過#專題中,我們一直關注并記錄著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真實故事。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許多令人動容的瞬間——有奮力攀登抗癌高峰、最終重返職場的年輕人,有無微不至照顧病人的家屬,有面對病魔依然心系家庭、堅強應對的女性,還有那些不愿放手、在中年困境中探尋希望的子女們……
實例就是實力,通過這些鮮活的故事,我們看到了抽象的醫學進步如何走近患者,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真實可見的改變,也看見了在這背后無數默默付出的醫生、科研人員、藥物研發者,用他們的智慧與熱忱,守護著患者們的希望。
侯教授在腫瘤內科工作多年,見證了無數生命在疾病面前的脆弱與堅強?!拔覀儠r??吹胶芏嘭撁娴臇|西,比如患者的病痛,甚至家庭的負重,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更能體會醫學進步帶來的意義??萍己椭委煹倪M步,讓我們能夠把更多的患者從生死邊緣拉回來,甚至改變了他們因病致貧的生活軌跡?!彼f道。
曾幾何時,確診癌癥意味著失去一切。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創新突破,生命希望正不斷延續。“如今,像ALK陽性肺癌這樣曾經棘手的病種,已有了越來越多的治療選擇,患者不再被束縛在病床旁,而是帶著希望過上接近正常的生活,甚至實現人生的更多可能。”金教授說。
“得了肺癌不用怕,科學精準把病看,醫患攜手并肩行,長期生存不是夢!”她始終相信,在科學的引領下,肺癌已經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重要的是在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因為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是生存希望的延續。
視覺中國/圖
這些改變的背后,不僅僅是醫學的一場勝利,也不源于某個單一群體的力量,而是社會各界協作的結果。醫生們在診室中拯救生命,研發者們在實驗室里攻克難關,政府通過政策推動醫療改革,患者們則帶著頑強的信念,堅韌地與病魔抗爭。每一個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載體”,這個過程,遠比表面上看到的復雜得多,也正是這樣的多方力量與智慧匯聚,才讓越來越多的生命煥發出新的生機。
這些故事還未完結,生命還在延續,醫學仍在進步。在這場與肺癌的戰役中,我們一起走過布滿荊棘的過往,也將一同走向更智慧、更溫暖、更具希望的未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咨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參考資料:
[1] Han B, Zheng R,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4(1):47-53. DOI: 10.1016/j.jncc.2024.01.006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