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鵬:瞭望宇宙的眼睛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人生中,你我總會有一些時刻,憧憬著能夠打敗生活的曲折坎坷,創造非凡。
見非凡品牌計劃,希望與眾多領域的“非凡大師”們相遇,從一張張面孔、一個個故事里,看見非凡,聽見非凡,遇見非凡。本次,南方周末對話姜鵬,講述他探索光年之外的背后故事。
責任編輯:李屾淼 阮白卿
“古希臘人相信,眼睛在視覺方面扮演著雙重的角色。他們認為,從雙眼中可以放射出一道蒼白的光線,與世間萬物接觸后再返回瞳孔,所見事物就像是旅行者歸來所攜帶的禮物?!泵绹茖W家切特·雷莫在《給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中寫道,“眼睛既是發射器又是接收器?!?/p>
坐落在貴州平塘一個喀斯特地貌巨型洼坑中的FAST便是這樣一雙瞭望宇宙的明眸,追逐著浩瀚宇宙中的點點暗光,連接過去和未來?!癋AST”的全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稱作“中國天眼”,其落成是中國乃至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FAST啟用8周年之際,“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作為見非凡系列訪談的嘉賓,與南方周末對話。和我們想象中天文學的浪漫主義有諸多不同,姜鵬更像一個樸素的實干家,身上帶著強烈的工科氣質。錄制時,導演對他說,想拍一個他為大家講課的場景,于是姜鵬精心挑選出一張課件,向在場所有人娓娓道來,機位切走了也沒有停下,這節“科普課”就一直講了下去。
這是姜鵬一貫的工作原則:仰望星空,但腳踏實地。在國家天文臺,眾多科學裝置不分晝夜地運行著。時間和空間流淌其間,有著不同的尺度,將它們串聯在一起的,是一代代巡天者不變的好奇與熱忱。
信念:支撐傳奇工程
第一次在招聘信息里看到FAST這個項目,姜鵬曾懷疑它到底是不是真的。
其時是2009年,姜鵬剛從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博士畢業,擺在他面前的出路,一個是在原本的研究方向繼續深造,或者是去高校當老師。就在這時,FAST的招聘信息出現在他眼前。
FAST的構想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在項目規劃里,這是一臺直徑長達500米的巨型射電望遠鏡,一旦建成,人類將可以探測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空,為天文學和科學界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
然而放眼中國,乃至世界范圍,都從未有過這種規模的觀測工具。如果把這臺巨型望遠鏡看作眼球,那么下方必須有足夠穩固的“視網膜”——索網——來支撐它的重量。索網的不同部位均要能夠形成拋物面,需要根據觀測目標的位置改變形狀,還要有極高的疲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