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億”出臺:債務置換已有四輪,此次有何不同?
10萬億元中,6萬億元是新增的債務限額,其余4萬億元是在原有的債務限額內安排。
半個多月來,多地政府及城投公司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希望能抓住這一輪政策機遇。
藍佛安介紹,在這種情況下,實施這樣一次大規模置換措施,意味著我們化債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轉變。
責任編輯:張玥
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了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
隨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
“議案提出,建議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比珖舜蟪N瘯A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宏才在發布會上介紹,為便于操作、盡早發揮政策效用,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
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元。
隱性債務,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債務限額之外,直接或者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以違法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舉債主體通常是地方城投公司。與政府債務一樣,地方政府需承擔隱性債務的還款責任。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發布會上解釋,6萬億元債務限額,將分三年安排,2024年至2026年,每年2萬億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換各類隱性債務。
此外,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換言之,6萬億元是新增的債務限額,其余4萬億元是在原有的債務限額內安排。
藍佛安介紹,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上述三項政策協同發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平均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為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
10萬億元均出自專項債
《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說明》(下稱“說明”)中,要求各地在堅決遏制增量的基礎上,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于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畢。
說明中寫道,截至2023年末,全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余額14.3萬億元。按照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數126.06萬億元計算,考慮法定政府債務和隱性債務后的全國政府負債率(債務余額/GDP)為67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