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勝選,會如何“盡快結束”俄烏沖突?

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的政策轉向,與其說是“親俄”,不如說是對歐洲盟友的施壓。

特朗普在俄烏沖突的政策立場上宣示“事不關己”,并不意味他一定會對烏克蘭“斷供”。恰恰相反,“武裝烏克蘭”的選項是擺在桌面上的明牌。

期望特朗普化身綏靖主義的和平使者,無異于幻想?!白屆绹俅蝹ゴ蟆碧栒倨饋淼谋J刂髁x支持者,不會接受美國的對俄外交“示弱”。

責任編輯:辛省志

特朗普當選,共和黨贏得參議院選舉,同時有望繼續控制參議院,意味著美國外交政策或將出現重大變化。其中,關注度最高的無疑是對俄烏沖突的影響。由于特朗普一直以來對拜登政府援烏政策激烈抨擊,以及選戰時的政策宣示,外界普遍認為俄烏沖突將會很快以“有利于俄羅斯”的方式結束。

盡快結束俄烏沖突,是特朗普明確給出的選舉承諾。他的競選班子通過多種渠道向外界透露了“特朗普方案”。不同版本的表述有所不同,歸結起來是三點:

烏克蘭不加入北約;

在戰線兩邊建立非軍事區,由歐洲負責派遣部隊維持和平;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武裝烏克蘭”作為未來的和平保障。

不可否認,相比拜登政府全面支持烏克蘭的立場,“特朗普方案”對俄羅斯有利,烏克蘭的訴求幾乎被無視。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滿足了俄羅斯的政治訴求。按照目前的“實控線”就地停戰,意味著烏克蘭將失去20%以上的國土。

這種大幅轉向地對俄“讓步”,體現了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思維。在特朗普看來,俄烏問題首先是歐洲的“家務事”。本該承擔主要責任的歐盟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口惠而實不至,把這個爛攤子甩給了美國,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因此,特朗普要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擺脫俄烏沖突的拖累,將資源投入到優先級更高的地區事務中。

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政策轉向的主要因素,是以“美國優先”為前提的歐美關系變化,而不是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