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平 | 辜鴻銘與香港

1883年英國探險家科洪出版旅行記《橫穿克里賽》一書,故意隱瞞對辜鴻銘施暴的情節,單方面指責他爽約退出探險隊,使辜氏在西人圈子難于立足。程巍研究員指出,受到科洪的侮辱后,辜鴻銘才變成激進的民族主義者。

責任編輯:劉小磊

辜鴻銘(左)與前香港探長王昆士。

辜鴻銘(左)與前香港探長王昆士。

香港是辜鴻銘1881-1884年的主要落腳點,之后數年他經常赴港公干。正是從福建到香港的輪船上,辜鴻銘得到張之洞親信楊玉書賞識,得以進入張氏幕府。經愛丁堡大學校友駱任廷介紹,1882年他在香港參加英國人科洪(Archibald Ross Colquhoun)組織的探險隊,在百色受辱,中途退出,徹底轉變為激進民族主義者。駱任廷后升任香港總登記官、輔政司、威海衛行政長官,與辜鴻銘保持了長期友誼。

云南緬甸探險隊

程巍研究員《辜鴻銘的受辱:民族主義與創傷記憶》一文揭示,辜鴻銘從英國殖民地(檳城)子民轉變為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并非源自1881年與馬建忠會面(此事純屬虛構),而是起于1882年參加科洪組織的探險隊的經歷。

據程巍的研究,1879年上半年辜鴻銘返回南洋,隨后供職于新加坡輔政司公事房,1882年初在香港參加科洪組織的云南、緬甸探險隊。就在這一年,他的胞兄辜鴻德(Kaw Hong Take)結束了福州的業務,移師香港經商,購買輪船一艘,經營香港、廈門、馬尼拉之間的貿易。辜鴻德從此定居香港,并被選為陪審員。香港、福州是這一階段辜鴻銘的兩個主要落腳點。辜鴻銘第一篇公開發表的作品,1879年刊登于香港《孖剌西報》。

科洪為英印政府工程官員,組織此次探險是為了探索從英占下緬甸到達云南的商路,急需尋找高水平的中英翻譯。1881年底,辜鴻銘經愛丁堡大學校友駱任廷(Lockhart)介紹,答應出任此次探險的首席翻譯。次年2月,探險隊從廣州出發,沿西江逆流而上,在廣西百色停留幾天之后,辜鴻銘退出了探險隊。程巍在領隊科洪后來出版的書籍發現,在廣西百色與當地官員會面時,辜鴻銘只顧用漢語與人聊天,把科洪冷落一旁,科洪怒將一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