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張容易,補貼難續,淄博“長者食堂”遇困

“老人交一點、村(居)補一點、愛心企業人士幫一點、政府扶一點?!眱赡杲ǔ缮锨чL者食堂,成為繼“淄博燒烤”后又一張城市名片。

陳強覺得政策好,一口氣承包了十幾家長者食堂,如今在等待補貼撥付。一村在政府推動下花費五十萬元建新食堂,補貼撤出后,“給村里增加負擔了”。

“真正出不了門、做不了飯的人,其實也無法到食堂來?!蓖醯赂UJ為,失能高齡老人的剛需在送餐環節,提供外賣補貼能極大減輕財政壓力。

發自:山東淄博

責任編輯:譚暢

2024年10月24日,淄博市朝陽社區,長者食堂已關停。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 攝

2024年10月24日,淄博市朝陽社區,長者食堂已關停。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 攝

2024年國慶假期后,山東省淄博市經開區蘋果園社區長者食堂外,一則“食堂暫時無法供餐”的通知,讓附近老人們紛紛吃了閉門羹。

這是享受政府補貼的食堂,60歲以上的老人僅需0.5元,便能買到手工饅頭兩個,時令炒菜二選一。2023年10月開張后,食堂頗受老人們歡迎,人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排隊打飯。哪怕是下雪天,只要食堂開著,也有老人過來。

這一惠民項目緣起于2021年淄博市發布的一份政策文件,意在以“老人交一點、村(居)補一點、愛心企業人士幫一點、政府扶一點”的形式,用兩年時間實現“長者食堂區域全覆蓋”。兩年后,媒體報道淄博市長者食堂已建成上千處,稱贊其“辦出留守老人幸福味”,不僅解決了老人們的吃飯問題,也解決了他們獨自居住孤單的問題。自此,長者食堂成為繼“淄博燒烤”之后,淄博市又一張城市名片。

然而,隨著這份政策文件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補貼政策先是延續了9個月,隨后宣告調整,交由區縣統籌。多個村鎮接到通知,得知“長者食堂的補貼沒有了”。

2024年10月下旬,南方周末記者實地走訪了淄博市經開區及張店區的16家長者食堂,其中7家已經關停。部分仍在運營的村居則表示,由于運營壓力大,可能在幾個月后關停食堂。

惠民項目,財政補貼

10月25日,早上10點過后,淄博市經開區傅家鎮蘇村的老人們都慢慢往村里的小廣場趕,那兒的長者食堂已經開了兩年多,未曾停開。

食堂開飯時間未到,落地玻璃窗里拉上了窗簾,門上落鎖。老人們就坐在外頭的走廊里聊天,老婆婆坐在一側,老爺爺坐在另一側。

79歲的劉婆婆一個人來,她的老伴行動不便,已不大出門。每天上午,她在食堂吃完飯,用保溫飯盒再打一份回去給老伴。對老人而言,做飯麻煩,劉婆婆早上喝點奶粉作為早餐,晚上只做一個菜對付一下。她覺得村里長者食堂好,70歲以上老人只需一元,中午就能吃好幾樣。

2024年10月25日,淄博市蘇村,老人們在長者食堂用餐。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 攝

2024年10月25日,淄博市蘇村,老人們在長者食堂用餐。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 攝

蘋果園社區一位83歲的婆婆則強調長者食堂的飯菜便宜,“上哪兒能5毛錢兩個饅頭”,雖然口味一般,但也能接受。此前,蘋果園社區曾嘗試推出8元的餐食,可以有多種花樣自選,但來的人不穩定,下雨時則只有五六人,很快就換成僅有一個大鍋飯可選的形式。

長者食堂在其他地方也被稱作“幸福食堂”“老年餐桌”,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王德福早在十年前便發現東部多地在探索這一項目,此后更是在全國開花。其政策初衷是解決老人吃飯困難問題,尤其是空巢、高齡、失能老人。

淄博市民政局于2019年開始試點長者食堂。2021年,《關于加快推進“長者食堂”建設不斷提高養老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