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莎古道:從亙古荒涼到煙火人間

起自帕米爾之巔,翻越喀喇昆侖與昆侖,終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邊緣,塔莎古道因為兩座縣城——塔什庫爾干和莎車——而得名。這條古道,玄奘法師走過,大唐鐵騎奔馳過,還有善于經商的粟特人往來過,如今,是他們的后裔——塔吉克人的杏花鄉。

發自:新疆

責任編輯:楊嘉敏

道路在群山間蜿蜒往復,沿途罕見人跡,成片的雪峰直插云端,難見生機,沒有盡頭。腳下是萬丈懸崖,湖藍色的河水兀自流淌,一棵樹枯了,孤獨而無助地站在河中央。偶爾有成群的烏鴉聚集在山坡上,就像等待布道的信徒。當車輛駛過,他們轟然而起,在山谷間聒噪悲鳴,遮蔽天空。

關于這段道路,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早有記載:“從此東下蔥嶺東岡,登危嶺越洞谷,溪徑險阻風雪相繼,行八百余里出蔥嶺至烏鎩國(即莎車)?!边@就是塔莎古道。

塔莎古道也有溫柔的一面。  供圖 張佳

塔莎古道也有溫柔的一面。 ?供圖 張佳

漢日天種

起自帕米爾之巔,翻越喀喇昆侖與昆侖,終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邊緣,塔莎古道因為兩座縣城——塔什庫爾干和莎車——而得名,其形成離不開一條河流——葉爾羌河。在生態極為脆弱的帕米爾高原,沒有什么能比河流更能給人帶來希望了。

從中國與阿富汗邊境出發,葉爾羌河的上游分支塔什庫爾干河沿瓦罕走廊蜿蜒向前,出瓦罕山口后,向左轉入薩雷闊勒嶺與喀喇昆侖山之間的狹長谷地,過塔什庫爾干縣城后,義無反顧地闖入喀喇昆侖山。如果把這趟旅程比作長征,那么真正的征途才剛剛開始。群山就像一座座巨型城堡,對河流圍追堵截,它一路左沖右突,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撕開一條通道,然后奮不顧身向前,即便它早已知道自己的宿命:匯入葉爾羌、注入塔里木,最終枯涸于茫茫大漠。

塔什庫爾干河流過薩雷闊勒嶺。  供圖 張佳

塔什庫爾干河流過薩雷闊勒嶺。 ?供圖 張佳

石頭城是塔什庫爾干河離開縣城的最后一站,玄奘法師記載,“朅盤陀國周二千余里。國大都城基大石嶺,背徙多河……然知淳信,敬崇佛法。伽藍十余所,僧徒五百余?!睋甲C,“朅盤陀國”即塔什庫爾干,“國大都城”和“徙多河”分指石頭城和塔什庫爾干河。包括朅盤陀在內,當時整個西域皆“敬崇佛法”。

在這里,玄奘法師還記載了“漢日天種”的故事。講的是一位波斯國王派人迎娶“漢土”公主,行至朅盤陀時遭遇戰亂,迎親隊伍在此暫避。待戰亂平息準備重新出發時,發現公主已有身孕。大家再三追問,才得知是每天中午一名男子乘馬從太陽中下來與公主相會交合。眾人經過權衡,決定就地筑土為城,即石頭城。不久公主誕下一子,據說能憑虛御空、呼風喚雨,以其父母緣故,自稱“漢日天種”。

太陽神與女子幽會,這是典型的天竺故事風格,故事中還涉及“漢土”與波斯,可見當時石頭城在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中的地位。有意思的是,一千多年后的清朝時期,同樣有一則奇女子的故事。當時喀什著名的阿巴克霍加家族有位叫做伊帕爾汗的少女,據說自小身帶異香,被送到北京侍奉乾隆皇帝,死后遺體被運回喀什。她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香妃,她和她家族的陵墓被稱作“香妃墓”,是喀什另一個著名的旅游景區。

在中國的史料中,塔什庫爾干又被稱為蔥嶺守捉。玄奘法師經過朅盤陀不久,名將高仙芝率大唐軍隊抵達,在此短暫休整后翻越帕米爾高原征討小勃律。這是一場史詩級遠征,留下了人類歷史上跋涉距離最遠、翻越海拔最高的行軍紀錄之一。此役唐軍大獲全勝,不但暫時取得了與吐蕃角逐西域的優勢,也讓漢文化的影響一度擴展到中亞的兩河流域(阿姆河、錫爾河)。

石頭城遺址  攝影 王九峰

石頭城遺址 ?攝影 王九峰

在一個深秋的傍晚,我登上石頭城,彼時新疆旅游尚未像今天這般火熱,城頭游人寥寥,一位身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