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陷紫禁城:一場秋雨導致的交通癱瘓
北京正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堵城”。
交通突然躍而成為這個罹患多種“大城市病”的龐大身軀的頭號難題。這個現代化城市是如此弱不禁風,以至于一場大雨或小雪的襲擊就足以使它崩潰。是車太多了嗎?是路太少了嗎?是交通管理滯后?還是城市規劃出了錯誤?北京的交通正面對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京B-85007在10月10日下午5時20分停在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西橋北側50米處,在它的前后是看不到盡頭的阻塞車龍和連綿不斷的秋雨。在慶祝建城850周年這一年,北京堵塞了,一條條通衢大道上竟然寸步難行。
在前方15米處有個快慢車道的連通口,從自行車道上擠過來的一輛豐田汽車把車頭擺進來一點點,準備插進車龍。在它后面,想加塞兒的汽車排成一列。5分鐘后,京B-85007仍在原點?!败囂嗔??!彼緳C崔鋼林說。
202萬輛汽車使得北京這個XXXL號的城市極其擁擠,但車輛過多并不是它惟一的問題。
趴在寬闊馬路上的北京
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故都的秋》中,郁達夫最懷念這些記憶。但這些閑情逸致對于今日北京人來說是非常奢侈的,如果崔鋼林在交通高峰期到這些地點去,那么他花費的時間將分別為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去任何地方都需要兩個小時。
秋雨從下午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來,適逢周末,車流本應大幅減少。但是次日北京電視臺的新聞報道說,北京當天傍晚主要交通干道二環、三環、長安街、平安大街全都堵了個水泄不通。
堵車時刻如此之多,以至每個北京人都已對那種車龍蔓延、金屬閃光的煩躁情景熟視無睹。但是此時,比煩躁更多的是愁苦。崔鋼林反復擦著前窗玻璃。從側面車窗看出去,別的汽車里的人們也是百無聊賴,徒然浪費著生命。秋雨從他們臉側的玻璃上淌下去,速度大約每秒鐘半米。車龍的速度則是零。5分鐘零公里。10分鐘零公里。
10年來,隨著這個超級城市被建造得日益巨大、壯麗,交通擁塞似乎已成為其不可擺脫的一種屬性,漸漸地強化了人們的忍受能力。但進入2003年以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堵車的情況迅速加??;而夏末以來,加速的速度也升高了。很多人都感到某個臨界點已經來到,它意味著心理承受的極限。
“每天堵車至少5個小時,著急時真想把車給砸了?!苯鸾ǔ鲎廛嚬镜乃緳C崔鋼林說。他隔天開車,每次連續開24小時,對堵車的感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