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新動能”,儲能還要爬過幾個坡?

如果鋰電池電芯價格能降至0.2元/wh,加上光伏的成本,就和火電大致相當。

“強制配儲的儲能不少是放在那里當擺設,用不著?!?br />
氫能在長時儲能上有技術優勢,但目前產業鏈尚不完善,可能要到5-10年之后才能成熟。

責任編輯:馮葉


2024年11月8日,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產業園區的一個共享儲能電站項目正在吊裝電池倉。視覺中國/圖

2024年11月8日,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產業園區的一個共享儲能電站項目正在吊裝電池倉。視覺中國/圖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育千億元以上規模的生態主導型企業3-5家,支持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集聚發展等目標。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之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的儲能技術,包括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常見的鋰電池就是目前最主流的新型儲能技術。

隨著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加快,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不斷提高。但此類能源發電波動性大,為了維持電力系統穩定,能在發電高峰時充電、低谷時放電的儲能電站重要性凸顯。

張傳名的公司在廣東惠州參與建設的儲能電站已經落地兩年。2016年他從南方電網辭職創辦九州能源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售電、光伏電站等綜合能源服務。近兩年儲能掀起熱潮,他的公司也開始涉足。

“2021年業內就開始說那一年是‘儲能元年’?!睆垈髅蚰戏街苣┯浾呋貞?,近幾年儲能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行業發展比政策出臺的速度更快。

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相當于1.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以滿足200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2023年一年,全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已是“十三五”末的近10倍。

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裝機規模繼續快速增長。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中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較2023年底增長約86%,提前兩年達成“十四五”規劃的新型儲能裝機目標。

“對未來新型能源系統來說,儲能是非常關鍵的環節?,F在也是發展的關鍵時刻,有必要對行業進行規范,推動儲能供需匹配、降低成本,實現高質量發展?!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