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欄桿拍遍》中的文學追求與人生實踐 | 高中組三等獎
《把欄桿拍遍》中的文學追求與人生實踐 | 高中組三等獎
第四屆南方周末“閱讀新火種”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
獎項:高中組三等獎
作者:陳柏翹
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
指導老師:石薇
讀梁衡先生散文,如沐和風細雨,感受唯美之境;歷史長河中,金子般細膩文字,盡顯英雄本色。書中涵蓋自然、生命、古今、名人、名勝、英雄、文化等主題,切入獨特,耳目一新。思辨精神與精美文字,給予精神洗禮,熏陶唯美情操。
讀罷《把欄桿拍遍》,我感觸良多,受益匪淺,深深折服于梁衡先生的文學追求與人生實踐。
梁衡先生曾提出,好文章要“一文、二為、三境、五訣”。
“一文”為文采。
文采斐然,字里行間見真章。書中,梁衡先生運用豐富的詞匯、優美的句式和精妙的修辭,將文學的柔美與歷史的厚重巧妙融合,身臨其境般穿梭于精美畫卷、歷史場景和人物內心獨白中。他的文字既注重整散結合,富有古典詩詞韻味,又秉具感性與藝術性,不失現代散文的清新,散發著歷史的滄桑和文學的魅力。這種文采斐然的寫作風格,不僅展現了梁衡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更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對文學之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為”“三境”實為一體:為美而寫,為思想而寫,寫出景物之美、情感之美、哲理(思想)之美。
景物之美,畫卷中的歷史剪影;情感真摯,觸動心弦的力量。梁衡先生用他那如詩如畫的筆觸,繪制了幅幅生動的歷史與自然畫卷,營造出種種獨特的氛圍,讓讀者身臨其境;通過細膩的情感描寫,將讀者引入一個個充滿情感共鳴的世界,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波瀾。例如《萬里長城一紅柳》中作者問老劉是否孤寂,以“夕陽已經給紅柳樹鍍上一層厚重的古銅色,一樹紫花更加鮮艷”的奇異色彩融情于物、借物抒情,隱喻古生命力古信仰的再綻新花,襯托老劉等志愿者的精神境界,蘊含作者對紅柳和志愿者的崇敬。這種景物與情感之美,不僅為作品增添了色彩與生命力,更讓歷史與人物更加鮮明立體,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與立場、歷史的厚重與深邃。
思想之光,穿透歷史的長廊。書中,梁衡先生閱讀偉人、感悟生命、享受自然、行走人生,一篇篇文章如百川東流,雖互不相同,但無不深入探討歷史人物的命運與選擇、歷史事件的因果與影響等問題,揭示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與深刻道理,閃耀出思考之光,激蕩出對于人生、自然、社會、歷史的深刻思考,匯入思想的海洋。
“五訣”:具體形象、可敘之事、真摯情感、深刻道理、典故知識。
梁衡先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與人物故事,將歷史與現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種敘事方式不僅讓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還引發了對現實社會的深刻關注與反思。
以散文《把欄桿拍遍》為例,梁衡先生先以精要概括立論,點明辛棄疾作為文人由武到文的唯一性和歷史上的獨特定位,再通過比喻、對比、襯托、排比、夸張、用典、引用、類比、聯想、假設等豐富的寫作手法描寫辛棄疾的人生遭際,字里行間深入挖掘其內心世界與情感世界,以真摯的情感感染著讀者。情理并重,以評代傳,縱橫交織,將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歷史人物展現在讀者面前,結尾更以“把欄桿拍遍”為意象升華主題,總結原因,回顧全文,一氣呵成。以“五訣”達到“三境”,既直觀與深入解剖歷史人物,又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與說服力。
“一文、二為、三境、五訣”,我猛然發現,寫好文章竟和做人相通。若將寫好文章比作人的成長,好文章的基本是文采,對應做人的基礎是素質;寫好文章為思想和美,做人的目標亦是如此;景物對應閱歷,情感對應感情,哲理對應思想;而相應的有具體形象、可敘之事、真摯情感、深刻道理、典故知識,則對應有性格品行、人生經歷、真摯心靈、思想境界、知識經驗?;蛟S這就是文學與生活的奇妙奧秘吧!
文思之美,永無止境?!栋褭跅U拍遍》是梁衡先生對于文學創作的深厚功底與不懈追求的集中體現。他用自己的筆觸,將歷史與現實、文學與思想緊密交織在一起,呈現了一個豐富多彩、深邃博大的精神世界?!栋褭跅U拍遍》更是我探索文學之美、思想之深的新起點。通過對這部作品集的深入閱讀與分析,我不僅豐富自身閱讀經歷,感受到文學之美與思想之光的交相輝映,拓展文學素養與思想深度,汲取智慧與力量,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去追尋自己的理想,書寫自己的人生篇章。
梁衡先生通過自己的作品告訴我們,文學不只是辭藻的花園,情節的天空,更是心靈的鏡子,思想的曠野,情感的海洋。只有當我們用心去感知這個世界,用情去書寫這個世界,才能成功追求經典文學;同樣,只有我們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用情去書寫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實踐價值人生。
“文以載道,筆耕不輟”。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牢記經驗砥礪前行,以筆為舟,以心為帆,在文學的海洋中邀游探索,追求創造屬于自己人生。正如《書與人的隨想》所說:“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而后有做,作而出新,是大智慧?!毕M嗳四軌蛟谧非笪膶W的旅途中探索人生,在實踐人生的道路上創造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