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綠領”
與快速增長的需求相比,全球綠色技能人才的供給增長顯得相對滯后。領英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至2024年,盡管綠色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長了11.6%,但供給的增長率僅為5.6%。
“我們最理想的候選人就是有著豐富經驗,最好來了就能直接上手。與其他相對成熟的行業相比,新興綠色崗位的招聘者可能更不具有耐心?!?br />
技術進步可能會縮短綠色技能滿足市場所需要的時間,但高校經過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成熟、專業發展成熟、人才供給社會這一培養周期,至少也需要8-10年時間。
責任編輯:曹海東
在雙選會上,新能源公司、環??萍计髽I、綠色金融機構等攤位正成為熱門。視覺中國|圖
裸辭半年后,一份令人心動的offer擺在了小歆面前。
與身邊還在焦頭爛額找工作的朋友相比,這份“綠色”工作讓她顯得與眾不同。原本在一家建筑設計院工作的小歆,2023年開始項目和工資漸少,身邊同事紛紛離職。雖過而立之年,離職的她仍決定拿起書本學習,轉行做一名ESG分析師。
“相比于傳統職業,綠色職業前景好,不僅給人帶來收入,更給予了工作成就感和社會責任的滿足感?!鞭D行成為“綠領”之后,小歆收入翻了一番。
所謂“綠領”,是指在環保、低碳、循環經濟等領域從事相關工作的從業者。2024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19個新職業中,綠色職業占據三席,包含儲能電站運維管理員、氫基直接還原煉鐵工、電能質量管理員。根據《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綠色職業總數達134個,占全部職業總數的8%。
不過,綠色人才培養速度與綠色大潮還無法匹配。領英中國區總經理王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預計到2050年,全球綠色技能人才的供需差距(指全球需要綠色技能的職位招聘規模與同期的人才規模供給)將急劇擴大至101.5%。數據清晰表明,當前綠色技能人才的培養和供給體系尚無法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到2050年,需要將綠色人才庫增加一倍,否則將危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這一現象也引起多國關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上,計劃召開主席國關于綠色就業和技能的高級三方圓桌會議:為氣候適應型未來培養人才,關鍵議題包括對現有勞動力進行再培訓的緊迫性以及將教育計劃與新興的綠色就業需求相結合。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2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就已指出,增加綠色就業新機會,積極發展節能降碳、環境保護、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等綠色產業,推動綠色發展和就業增長協同增效。
井噴
“從前有雙創,如今有雙碳?!边@是綠色從業者常提起的一句話。有人用曾經描述互聯網的話形容如今的綠色行業——“所有行業都值得用碳中和重做一遍”。
這也讓綠色行業的崗位需求愈加旺盛。一組最常被引用的數據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每投資100萬美元,在綠色行業即可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效領域可以創造7.49個工作機會,而在棕色行業,即傳統的化石能源部門僅可創造2.65個工作崗位。據德勤預測,中國通過主動綠色轉型將在2050年創造3800萬個崗位,這些崗位主要來自具有傳統經濟優勢的低碳排放行業。
一個崗位收到幾百份簡歷已成綠色職業招聘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