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靄之中 窺得行色匆匆 | 高中組三等獎
霧靄之中 窺得行色匆匆 | 高中組三等獎
第四屆南方周末“閱讀新火種”中學生讀后感征文活動
獎項:高中組三等獎
作者:王梓睿
學校:西安崇是中學
指導老師:王亞楠
憶昔初次對書名留有印象,是兒時。一個月前再次拿起這本書,恍然發覺這不是寫自然的森林而是青春,便不由心生好感。你懂得,青春期的男男女女最喜談些愛啊恨啊的,琢磨不定又暗隱未來,簡直像在海底翻涌的浪。這也是這本書自九十年代席卷中國后備受年輕人追捧,而后又被批判者冠上難登大雅之堂的主要原因。成事者恥于談個人小情,年輕人對此書又近乎偏執,于是它就不咸不淡地掛在那,奠念著逝去的青春。
此之為后話,是讀完的人的看法和評價,而真正將此書捧在手里時這些確實都不大重要。我不知是如何喜歡上這本書的,只記得那日秋風蕭瑟又凄涼,半輪月掛在枝頭。我望著昏暗的天,心也總是霧沉沉白茫茫的照在心間,窒息感壓在頭頂,怎么甩也甩不掉。猛然抬眼看見挪威的森林,它也感覺霧蒙蒙濕漉漉的,透著暗沉的青春薄色,于是我們相互注視相互相憐,最終我捧起了它,兩個陰沉沉的青春形成綿綿細雨,撫平著我的成長時的困惑苦澀。
人一生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作者村上春樹在描寫朋友時著墨于人的特點,不帶一絲分析探討而只是刻畫細致入微的特性。相反,一切的分析探討都出現在小說中“我”,即渡邊君的心理描寫。這產生的影響無外乎是讀者從渡邊的角度觀察人,不帶一絲分析的感受人物特性,在類真實的情感世界里感受到人的可愛。書中的直子,是一個在男朋友自殺去世后逐漸變得憂郁孤獨的精神病人。讀者根據渡邊的角度體會直子的人生經歷,渡邊對直子愛情的濾鏡轉移到了讀者心中,再根據捕捉一點一滴的心理動向描述場景,創造出一個類真實的情感世界,從而使直子也成為了讀者的朋友。這就是村上春樹文字的動人之處,細膩真實仿佛置身其中,情感卻又比生活更為洞察明晰。人們生活在空間里,周遭一切混混沌沌地揉成一團,混著思想虛幻和現實理性,毛線團似的纏繞糾纏,使人無法逃脫??纱迳洗簶鋵⑺枷雱酉蚓玖顺鰜?,酣暢淋漓地描述瞬間的情感,使這一刻的情感定格在文字,讓人忍不住發覺原來自己那一刻的情感也如此珍貴,忽然發覺原來人生值得。這也是為什么我說它撫平了我的困惑苦澀。
喜歡它還是因為全書對人物塑造的豐富性,這里有憂郁卻又有份倔強的直子,暗灰色的色調鑲嵌在暗灰色的時代里。這里有熱情活潑卻又對情感極致偏執冷漠的綠子,矛盾而又和諧的觀察人的一生。這里有紳士風度卻又精致利己的永澤,不顧時代只顧個人利益,最終只能在時代下迷失自我。這里有單純又耿直的敢死隊,在復雜的世界里簡單的活著。在這本書里我認識到人和人相處的開始是氣場的相互吸引,是階段性內在情感的外在體現。而人和人離別卻不是氣場的相互排斥,而是命運的安排,因為人與人的不同自認識初便存在,離別只是因為偶然性事件將不同放大化。人們遇到不同的人,或許以好奇探索的方式走進對方,用自己的方式相處,而后人與人之間自然而然會因不同相聚,又因不同相散。人有聚散離合,就像月有陰晴圓缺,樹有四季更替,無可避免,不能逃避。
書中人物之復雜,向我們展現了代表那個時代的人不同的生存方式。當時的時代,日本左翼運動,全共斗運動盛行。主人公渡邊所在的學校到處都是為了打著一些所謂的旗號熱血吶喊高呼正義的青年,這類人大多并沒有深刻的信念和理想,只不過是在貧瘠的精神世界無力支撐活力的身體的青春時代,為自己增加一些樂趣罷了。渡邊不樂意與這類空洞熱血的人為伍,于是一個人上課吃飯生活,但同時他又對政治感興趣,這造成了他的擰巴。永澤活在精致利己主義者的外殼下,一面享受著它帶來的優勢和贊揚,一面失去著個人自我,這造成著他的擰巴。直子將自己封在舊的生活中,壓抑自己的發展,最終也只能在新生活的到來前結束自己的生命。個中人物無不是時代塑造出的。他們孤獨無助,在更為自由開放的時代卻找不到思想支柱,只能在繁華的物質生活里酗酒做愛,以彌補自己的空缺。所以情愛只是這部書描寫人的心理無助的抓手,如果只將其定義為狹義的青春愛情,那么這本書也只會在青春年華里被當作對愛情幻想的消遣。
當前社會青年一代也有類似的彷徨痛苦。隨著物質生活的快速發展,青年一代生長在功利自我的社會,互聯網的發展又減少了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青年一代就在對人的不信任和交流的不自信中成長。他們蜷縮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為自己貼上社恐的標簽,實際上這也是無法融入社會的彷徨和自我調整。老一輩人無法理解青年一輩的痛苦,認為其是矯揉造作,本質上是因為年際代溝。挪威的森林也是如此,評判它的專家已經過了青澀懵懂的年紀,自然認為其無病呻吟,是所謂的小確幸??擅看嗄耆嗽谶m應世界時無可避免的會出現表達不出的彷徨無助,因此我們需要十八度春秋前的那片草地,領著青年一代穿過霧靄,窺見二三好友的行色匆匆,盡情地感受和抒發青春的得失愛恨,然后恍覺人間百般韻致,千種旖麗,萬般廝磨,才叫蕓蕓眾生好夢人間。自此,青春成為了那片森林,跌碎成未來人生的千百種底色。
便自霧靄走出,窺得人間百味,仍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