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陸章是賣國賊嗎?——三個海歸的不歸路
他們只求中日兩國能夠維持和平,未必真正賣國,否則抗戰之時,何以汪精衛愿為傀儡,而前此所斥為賣國賊之人竟然不肯俯首聽命于日本軍閥呢?
“由今想來,章宗祥、曹汝霖是否賣國頗有問題,以當時中國之弱,遇到野心勃勃之日本,外交上的折沖不甚容易。他們兩人只求中日兩國能夠維持和平,未必真正賣國”
晚清末年,一樁“太監索妻”的案子讓一位年輕律師聲名大噪。
年事已高、出宮居住的張姓太監,以300兩白銀買來暗娼王月貞為妻。宣統退位后,老太監境況日益拮據,王月貞心中暗存打算。一日,趁張太監外出,她收拾細軟偷偷離家,并將一紙訴狀投向京師審判廳,請求與張太監解除婚姻關系。
張太監人財兩空,憤然應訴,要求王月貞返還當年賣身時所得銀兩。為王月貞代理訴訟的律師,以法律、法理和習慣為依據,絲絲入扣,將張太監的各項要求大部否定。最后,京師審判廳的判決幾乎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見,不但將贖身價款的支付認定為張太監的自愿行為,“不予返還”,還明確了財產債務問題,不得作為離婚的障礙,并判決準予離婚。
這位律師不是別人,正是1919年5月4日,被熱血學子焚毀的趙家樓主人曹汝霖,彼時他尚未背負“賣國賊”的惡名,而是一位律政新秀。
“小曹”25歲東渡日本,28歲學成,與友人在東京開設“法政速成班”,29歲回國,參加清廷為留學生特設的考試,他拿了第二名,被授予進士,成為當時有名的洋翰林。31歲那年,他被西太后欽點入宮詳解日本憲制。
以博學、進步姿態出現在晚清時局的曹汝霖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民國時代最著名的賣國賊之一,與他“齊名”的還有另外兩位日本“海歸”——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章宗祥和畢業于早稻田大學的陸宗輿。
弱國外交,言之可嘆
曹汝霖參與處理對日交涉事宜,可以追溯到1905年。這年的11月17日,中日兩國全權大臣奕劻、小村壽太郎等在北京就東三省條約事宜展開談判,袁世凱作為中方代表之一參與其事,“日本通”曹汝霖是袁世凱的助手之一。
這次談判簽訂了《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和《附約》,這些條約其實就是將日本已經暗自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